武式太极拳身法练习

武式太极拳身法练习的法则是“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明”。当练习者学会架式后,这些法则怎样才能上身,就成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早在《太极拳解》中说明:“先在心,后在身”。武禹襄胞兄武秋瀛在《打手论》中指出:“心知才能身知,身知胜于心知”。也就是说以上的身法练习法则 ,必须心理先能明白,然后方可逐渐练到身上。

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畲用虚实图将涵胸、拔背身法形象地在“胸”字上用一弧线来描绘。也就是说只要能正确的掌握了涵胸,那么自然就可拔背。他还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里说身法怎样才能上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

武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郝为真概括“练太极拳有三层意思,出层练习身体如在水中,两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使动作缓慢优雅,细心体会身法要领。

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郝月如在《身法要点》一文中对涵胸、拔背解释为:“何谓涵胸?曰: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涵胸。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气。何谓拔背?曰: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郝少如在《武式太极拳》一书中的《节序兴例及身法要领图解》中,用图的方式注明,在“胸“字上画一弧线说明为涵胸,在弧线上方向上画一箭头为拔背,该图较李亦畲《虚实图》更为直观,使人易懂,并在图下有身法要领注释:“涵胸,心以上为胸,胸既不可挺,亦不可凹,而要往下松,两肩胛微向前合,谓之涵胸。能涵胸者,才能以心行气。拔背:由腰际(命门处)一分为二,意往上拔,至两肩中间的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胛要领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人吴文翰先生在<武式太极拳专利法述要>总结为:“武式太极拳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宝贵经验。我自幼从李圣端先生学拳,又常同同门师友请益问道,对前辈名家练功教学成就略有见闻。

武式太极拳前辈教拳是先练外形,后练内形,然后再内外相合,帮教拳首先要求学者身法规矩,拳式正确,合乎要求。所谓身法规矩,就是要符合武禹襄先生制定的提顶、吊档、涵胸、拔背、沉肘、裹裆、护肫、‘八条身法’和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腾挪、闪战等五项要求。

这十三条要领既是对练太极拳提出了要求,也是能否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武式太极拳每代人都能在教法上严格遵循身法要领,细心总结教学经验.郝少如在《习练武式太极拳的基本过程》中指出:“习练太极拳就像盖高楼,基固方能楼高,学习拳架是练习太极拳的第一个阶段。初学拳架时,恰在此时如初学写字一样,一笔一画要规规矩矩。要着重把握动作姿势的端正、准确,掌握整套架子的动作姿势,运行路线和方向。在力求每一个动作姿势的基础上提高熟练程度,身体力求基本中正,将走架的基础打好,切忌拳架还求学就,便急于求其精妙,这种跳动地序而进的治学方法,必将欲速而不达,且极易步入歧途。

在练熟拳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身法的练习。因为身法是内形的基础,要掌握好身法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先选择最基本的一两条身法进行练习,待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循序渐进地逐渐增加起码至全部掌握并将它们联系成一体”。

综上所述,学习太极拳就象盖高楼,基固方可楼高,以上前辈总结的教学层次不可逾越,否则则欲速而不达,形成空中楼阁,自练则误已,教人则误人。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