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阳文化古都谈古代哲理与内家拳拳理

安阳是具有三千年历史且有文字可考的中国第一古都,又是中华民族文字的发祥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是商代进入文明史的重要标志。文王演《周易》即《易经》,则是我国思想文化的开端。《易经》是最古老的哲学经典。经即是道、是理,是天地与人生的大道理,而天人之道是一切真理之源。历代武术家都遵循天道运行法则、阴阳变化之理,论说拳理,规范拳技,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了哲理与内家拳拳理的融合。伴随着内家拳(太极、形意、八卦)的蓬勃发展一步步走向世界,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和哲理思想也重新焕发出了异彩。

一、古代文化与哲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首先当属甲骨文及《周易》。殷墟甲骨文是我国古代汉字的雏形,是进入文明的开端,而文王羑里所演《周易》,则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学术思想的根源之一。

殷墟位于安阳市小屯,是商代后期的都城,也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朝被灭后成为废墟,故称“殷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共有16万多片,有龟骨,也有牛肩胛骨。在文字结构方面,除了象形外,还有会意、形声、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后来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正在形成汉字的文字。甲骨文的出现,是古代社会走向文明社会的开端,为先哲们探索宇宙与自然、社会与人事的天人之学奠定了基础。

羑里城是文王演《周易》的遗址,位于安阳南15公里。据《史记》记载,商末殷王曾将西伯姬昌囚禁有羑7年,因此羑里史称“中国第一座国家监狱”。姬昌即周文王是商末周族领袖,是一位治国政治家。姬昌在囚期间,发愤治学,苦心钻研,将伏羲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以此推测自然与社会的变化,如《易经》之《说卦传》讲:“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观点均体现着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生成演化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与探索,包含着朴素辩证法的萌芽。后人将《周易》又称为《易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五经”之首。

二、太极哲理与拳理

太极,来自《易经》对天地万物起源的推定,“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是为太极”。而这一思想,又通过后世的“有生于无”之说逐步发展并得到广泛认同。“有生于无”的命题,最早见于《老子》第十四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汉代,当思想家们普遍关心天地生成论的时候,“有生于无”的命题得到了广泛传播。从《淮南子》开始,《白虎通》等都以相同的思想,认为天地万物生于元气,而元气之前的演化阶段只能是“无”。宋代学者周敦颐(1017年~1073年)以太极图来表示宇宙的演化,更形象地确认“有生于无”。宋淳熙五年(1188年)朱熹改为“无极而太极”(无极而生太极)。

周敦颐的太极图应叫太极化生图,图中以第一个空心圆表示混沌未分的太极,以外则分别为阴阳、五行、万物。《太极图说》则以洗炼且带有纲领性质的语言阐述了其哲学思想: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随着“太极”自然观的发展,古代武术家们将其中的精髓逐步运用到太极拳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见明代戚继光和俞大猷《纪效新书》中的《长兵短用篇》和《短兵长用篇》。二文通篇着笔运用阴阳变化法则论述长与短相互为用的关系。俞大猷在《剑经》中,以阴阳转化法揭示促成刚与柔、动与静、先与后等对应因素相互转化的方法,提出了“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以静待动、以逸待劳”等攻防制胜原则和方法,被后世拳家视为不传之秘。总之,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太极拳拳法、技法既吸收了哲学思想体系的合理内核,又遵循了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客观规律,并逐步完成了哲理与拳理的融合。

(一)太极拳的命名

从早期太极拳的练法和古拳谱的记载来看,太极拳的命名始于对太极象、数的比附,之后才逐步运用哲理来阐释拳理、规范拳技,完善成“理根太极”。

1.以圆形缠绕动作比附太极图象而得名

许禹生《太极拳图解·太极拳合于易象之点》指出,阴阳鱼太极图“可表明双搭手时之阴阳、虚实、盈缩、进退”。陈式太极拳陈鑫认为“(古人)画一个大圈,名之日太极”。顾留馨著《陈式太极拳》认为“太极拳缠丝”是太极拳名称由来。因此,太极拳因其动作特点与太极图的关联而得名。

2.以“十三势”比附太极生成数而得名
此说见《太极拳释名》:“太极拳,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良、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日十三势。一招一势,不外乎阴阳,太极是五行、八卦之核心,五行、八卦为太极所衍生,因此太极拳命名,又来源于以太极拳的八种基本技法和五种形态比附太极图的八卦和五行方位及其生成数。

(二)太极拳理

在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习武先辈们逐步总结出高度概括而凝练的太极拳理思想,最有代表性的见《太极拳论》(山右王宗岳)和《十三势行功要解》。

《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以上文字首先阐述了太极与阴阳的关系,以下则是太极拳技法的基本理论,也是太极拳基本运动规律。

《十三势行功要解》:

以心行气,务使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少滞也”。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势势存心挨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以上文字的核心思想为练太极拳要以意识指导动作,做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意、气、形要保持高度统一。

(三)练太极拳的要求
1.心静用意

《十三势行功要解》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又说“心为令,气为旗”。所以练太极要动中求静,用意识指导动作。《太极图说》曰:“圣人定之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要求人们在太极化生的变动中,在人事无常的变化中,以“主静”为做人的最高标准。《通书·动静》中说:“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这一状态,正是太极拳家追求的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动静相依的“动态平衡”状态。在用意识指导动作的同时,要“以松入柔”,久之就能逐步产生一种轻灵而又沉着的富有弹性的内劲,这叫“积柔成刚,刚复归柔”,以达到“刚柔相济、内外合一”的境界。

2.连贯圆活、上下相随

练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须完整一气,始终要保持“上下相随”、“节节连贯圆活”。定势时须意识贯注,势与势之间的接承转换要连贯,动作“绵绵不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

身法要“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步法进退转换要虚实分明。眼神要随手,达到意到、眼到、手到、脚到,时刻“上下相随、周身协调”,并要松腰,以腰为轴,调动四肢,“意动形随”。

总之,练太极拳要“先在心、后在身”,“协调完整、内外合一”,久之则能“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阶及神明、从心所欲”。拳论云:“动之则分,是为阴阳,静之贝恰,是为太极也。”

三、八卦哲理与拳理

八卦是《易经》中的八种图形,由“一”和“一”两种符号组成,名称和符号是:乾“三”、坤“三”,震“三”、艮“三”、离“三”、坎“三”、兑“三”、巽“三”。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疏》里说,卦才挂也。是挂物象以示人,故谓之卦。通过物象反映天道运行及其变化,以此来判断事物。

八卦有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伏羲八卦即“先天八卦”,《易经》之《系辞传》中说:“古者包羲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八卦图,是以太极、两仪为核心,以《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的论理为依据绘制的。“天地定位”即乾象征天,坤象征地,天在上,地在下,首先将乾坤的位置确定;“山泽通气”即艮象征山,兑象征泽,山上的水往下流成泽,泽中的水蒸发上升为云,交互影响,使空气流通;“雷风相薄”即震象征雷,巽象征风,风被雷激荡,使风增大,雷被风逼迫,使雷激发;“水火不相射”即坎象征水,离象征火,两者性质相反,相互为用。总之,天、地、山、泽、雷、风、水、火,相互之间并非孤立,而是交互影响,互通声息,以八卦象征天地万物生生不息。

文王八卦也称后天八卦,主要象征于人事。在文王八卦图中,“乾,天也,称父;坤,地也,称母。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以八卦来解析社会人生。

伏羲八卦图和文王八卦图都使用了八个各个相合的符号,以显示八种不同的卦象。但是两种八卦图在方位配置上,则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立足于自然,后者立足于人事;前者着眼于认识宇宙这一本体,后者在于提供阴阳变化的信息。故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体用结合,共同揭示自然变迁及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八卦掌释名

八卦掌将上述《易经》哲理作为其拳理核心,以八卦的乾、坤、震、艮、离、坎、兑、巽的无穷变化为运动之纲,以天、泽、火、雷、风、水、山、地为拳术之势,以狮、猴、鹤、龙、凤、蛇、熊、麟八形为其象。以八卦对八掌,以八卦之六十四卦合八卦掌六十四掌之数,达到了易理之阴阳转化、五行生克、八卦变易之数、理、象与拳理的高度融合,形成了顺乎自然而又有独特风格的八卦掌术。

(二)八卦掌的特点

1.按八卦图的方位转圆走圈是练八卦掌的基础

李子鸣老师讲:“练八卦掌的基本功,就是走圈,这是练八卦的根本大法。”经过反复走转,下盘才能稳固,才能气沉丹田,内气充实。只有步法稳健,下盘敏捷,上盘才能灵活,招法才能自如,从而达到“身随步转、掌随身变、步随掌转”。歌日:“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吾家。步步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又日“百练不如一走”。这是养生之道、长寿之诀,也是克敌制胜的好方法。

2.采取迂回进攻的战略战术

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方式,是由走而决定的,与八卦掌的走圈异曲同工。八卦掌要求走圆不能在固定方位上走,而是因势制宜、因地制宜,千变万化力求改变方位。要以正取斜,或以斜取正,没有固定招势。“动敌之将动,静敌之先静,敌劳我逸,敌刚我柔,敌退我进,敌进我闪,敌动我动,敌不动我也动”。“久守无胜理”。因此,八卦掌以八卦掌法为手段,以走圈为主要形式来完成对敌进攻,是运用辩证法而主张进攻的掌术。

3.动静结合刚柔相济

八卦掌在运动走圈时腰、膝、脚都是动的,而肩、肘、腕则是随掌而动,这是上静而下动。在运掌变招时上肢是动的,周而复始走圈上肢又是静的,这是动变复静。内心静如水,神清气爽,这是外动而内静。八卦掌谱:“动为静之机,静为动之伏。”又日:“水阴根阳,火阳根阴。”静是锻炼体魄,动是对敌而战。所以只有动与静、刚与柔不断地变化,才能克敌制胜。

总之,作为内家拳之一,八卦掌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从练掌时的身法、眼法、步法的变化而言,其运动特点为一走、二视、三坐、四翻,如龙形、猴相、虎坐、鹰翻之势;其掌法是穿、闪、截、拦、推、托、带、领、沾、连、黏、随、缠、扣、刁、钻;其技术法则是迂回运动的游击战术。拳论云:“行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变化无穷。”当为八卦六十四掌之真髓。

四、形意拳

形意拳创始人为民族英雄岳飞。岳飞故里位于安阳市汤阴县城东程岗村,据史料记载,这里原为岳家庄,相传后遭洪水冲没。明初山西程氏迁此,改名程岗村。位于汤阴县城内的岳飞庙,是人民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地方,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形意拳之流源

形意拳相传创始于宋之岳武穆(岳飞),后山西姬隆丰(山西蒲州人)精拳技,于明末清初往终南山访道遇异人,授以岳武穆王拳经,内载五行连环。龙、虎、鹰、熊、蛇、燕、鸡、鹞、马、猴等形俱备,象其形、取其意,是为形意拳之由来。隆丰朝夕练习,默识揣摩,学乃大悟。后传授于山西戴龙邦、河南马学礼,两人均得其真传,造诣颇深,并使形意拳得以流传。

(二)形意拳理

无极歌

人生太空无争无竞意境浑然不着踪影

太极歌

心猿已动拳势斯作刚柔虚实开阖泡落

两仪歌

鹰熊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

又曰:两仪者,一气而生,即天地也、阴阳也。习形意拳,须知天地阴阳也。

三体式

三体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在拳中头手足是也。丹书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三体,三体重生而万物张。

1.形意五行拳之说

五拳者,劈、钻、崩、炮、横也,源于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劈拳形似斧,性属金;钻拳形似电,性属水;崩拳形似箭,性属木;炮拳形似炮,性属火;横拳形似弹,性属土。由相生之理来论,劈拳生钻拳,钻拳生崩拳,崩拳生炮拳,炮拳生横拳,横拳生劈拳,万物生于土。由相克之理来论,劈拳克崩拳,崩拳克横拳,横拳克钻拳,钻拳克炮拳,炮拳克劈拳。生克合并,即五行炮。

2.形意八卦合一说

相传形意拳之前辈郭云深先生与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生相遇后切磋武艺,共同研究数月,始知形意与八卦名称虽不同,理法实则一致,其拳理同样融会了太极、两仪、五行、八卦之数象理的学说,二者交互为用,相辅相成。习形意者,以八卦掌调剂之;习八卦掌者,以形意拳辅佐之。此为形意八卦合一之由来。

上述内家三拳,即太极、八卦、形意,其哲理蕴涵都可溯源于《易经》。可总结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一卦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动极而静,静极而动。阳变阴合,而有五行。以五行生克之理,八卦阴阳之道,练而成拳;手眼相随,身步相连,进退有法,出手成招,见机而作,随时而动,刚柔相济,出入莫测。行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而变化无穷。

安阳这块古老而丰厚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与哲理思想。今天,我们透过内家拳拳理去探视与挖掘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一次为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叹服,并由此激励着我们不断续写古城新的篇章。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