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民族武术

  我国南方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早在远古,这里就有尚武的传统。云南沧源崖画中就有原始部族的盾牌舞。与北方大草原少数民族以骑射为主的武术风格不同,由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沟深岭高、林密草茂、水流湍急的山区,这种生活环境突出地要求以短兵为主的个人技术。因此,南方少数民族有着相当发达的短兵器格斗技术,如景颇长刀、苗族和壮族尖刀、彝族短体插刀和波长剑、傈僳族弯尖刀、崩龙袖锤、傣族和阿昌等族的铁齿等,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各种武术舞蹈,如苗族的盾牌舞、彝族的刀舞、景颇族的刀舞等。

  武术也是这些少数民族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宗教祭祀和娱乐活动。在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有着十分古老的文化,流传着一种受藏族本教(黑教)影响的民族宗教——东巴教,有一套极为发达的祭祀舞蹈“东巴舞”(也叫“东巴跳”)。东巴舞有用纳西象形文字记录的舞谱“蹉模”,在祭祀活动中,由教里的祭司“东巴”,在锣、鼓、铃等乐器的伴奏下,依谱起舞。东巴舞使用的舞具有刀、弓、箭、降魔杵和法杖等,有着十分丰富的武术动作。跳舞者头戴“五佛冠”或尖顶法帽,身着大面襟长袍(四面均开口),白绸长裤,颈挂念珠,腰系彩带,脚踏方头黑皮靴,舞姿刚烈而神秘,连贯流畅,很像套路武术。动作中有架剑、剑擦扁铃、虎爪、转腕剑花、冲剑、抛剑、劈剑、跪踢腿、蹉步、大鹏亮翅、跪地背剑等。

  湘西土家族有一种与祭祖活动有关的舞蹈“摆手舞”(土家语叫“舍日巴”)。在这种舞蹈中有一种历史悠久的“战舞”,是表现土家人战斗场面的。手执武器或战旗的“战士”列队而行,反复变换队形,时而并排而进,时而相对而行。行进中,他们斜握武器,或行进,或交锋,都在整齐的节奏中以三摆一跃的基本步伐进行。武器交锋时,呐喊声震耳欲聋。这种队列变化和基本舞法,称为插花摆。战舞中还有“空手斗虎”、“弯弓射放”等动作,威猛雄壮。

  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将武术称为“烦整”。早在东汉时,就有了武术和气功结合的幻术(《后汉书·西南夷传》)。唐代时有名为“白衣没命军”的傣族军队,每年秋收后集中起来习武。明代的《滇小记》记载,傣人“无定居,聚则为军,散则为民”,骑象打仗,极为英勇。他们可以在数十步外,飞镖取人,发无不中。自明代以来,傣族在借鉴汉族武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内容非常丰富的傣族武术,包括耒晃(棍术)、耒母(拳术)、耒腊(刀术)、耒腊溜(单刀)、耒腊过(双刀)、耒铁喜(暗器)。傣家既爱武术,又善跳孔雀舞,于是优美的孔雀舞中也融入了许多武术动作。每逢“泼水节”和其他节日,傣族青年们就在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文武交融,相得益彰。傣族武术腿法较少,手法以掌、拳、空心拳为主,步法多为弓、马、跪步,武术动作的节奏鲜明,常有突快突慢的变化。

  生活在广西的壮族也有内容丰富的武术,如阴阳拳、猴拳、单拳、耍拳、围刀、什刀、滚双刀、双扣棍、演木棍、双头棍、两节棍、四门棍、壮族流星、壮族绳标等。在明代抗倭斗争的英雄行列中,还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公元1498—1555年)。瓦氏夫人是明代田州(今广西田阳)土官岑猛的妻子,由于当地民俗重武,瓦氏夫人不仅练就了双刀绝技,而且谙熟兵法,有谋略。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瓦氏夫人亲自管理州政。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奉朝廷之命亲率6000多名壮族士兵,开赴江浙前线,在俞大猷的指挥下对倭作战,治军极严。在著名的王江泾大捷中,与俞大猷的部队,直捣敌人老巢,歼敌3000余人。每临阵,她都亲自挥刀出战,所向披靡,屡建奇功,江南人称赞她“花瓦家,能杀倭”。

  生活在台湾岛上的高山族人民,从16世纪起,就同入侵的日本倭寇、荷兰殖民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很强的尚武精神。他们在打仗前,有跳战舞、唱战歌的习俗。战舞有挥手、蹈足、挥刀、顿足和其他一些剽悍的动作。一是为了熟悉战斗技术,二是为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作战中密切配合。

  武术也是居住在西南的少数民族生活中的一部分。早在秦汉时,生活在青海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羌族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武术,称为“羌术”。公元前112年,匈奴联合羌人攻汉,在与汉朝军队的战争中,羌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盛唐时期,吐蕃英主松赞干布(公元617?—650年)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并与唐王朝联姻。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许多武士,也促进了藏族武术的发展。藏族在吸取了羌术和中原武术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民族特点,发展出了独特的藏族武术“拳巴”(也叫“则娄”)和气功术。

  在藏历新年和预祝农业丰收的望果节等节日期间,都有武术表演。这时,武士们高举“达达”(拴有哈达的木杆),绕场一周,然后进行角力、斗剑、射箭等比赛,胜者可获哈达一条、绸缎三方。在天旱求雨等祭祀活动时,草原上数十里的牧民,在螺号声的召集下,聚集一处,举行祭礼活动。然后,进行赛马、射箭、武技和摔跤等活动。古代西藏还有许多武技高明的“勾松巴”(即保镖),精于藏刀、弓箭、弹石、索镖等。

  在布达拉宫,有一组关于西藏古代体育运动会的巨幅壁画。据壁画上的藏文题记,参加这次体育竞赛的有藏、蒙、汉三族运动员,共100多名。比赛内容有赛马、射箭、抱石、摔跤、赛跑等。壁画里摔跤者均为赤背,并涂抹酥油,下穿短裤,腰束布带,足蹬藏靴,两两相搏,或提臂握腕,或拦腰绊足,正像藏史中形容的那样:“力士摔跤,搏击不懈,强者犹如群兽中的狮王一般,威猛可畏。”

  在唐代,藏族就有善射者,如力士嫩杰岑能用箭射断鹞鹰的腰部,力士具挂东坚能将箭射至三倍于目力所及之地。射箭比赛分为立射(上、左部)和骑射(中、左部)两种。立射中又分射程和射靶两种。射程分为长、中、近三种距离,长距离多用细箭。

  藏族还有一种特殊的藏式响箭。汉代时匈奴已经将响箭用于军事,史称鸣镝,俗称号箭,我国东北地区的锡伯族、满族也好响箭。藏族称响箭为“碧秀”,据说当年格萨尔王久战妖魔不下,后来发明响箭才获胜。响箭比赛在西藏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最初只有少数上层人士把它作为一项娱乐活动,后来成为广泛开展的节庆娱乐。每逢节日、婚礼喜庆、寺庙祭典或欢庆秋收开镰的望果节,亲朋好友相约同行,来到林卡(园林)搭起帐篷或围上帷幕,铺上卡垫,摆上青稞酒和各种食品,然后比赛响箭。青杠木制成的箭头镂空后,在空中飞行时,会发出悦耳的响声。箭靶一般设在30米左右,从中心向外沿依次为红、黑、黄三色靶环。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