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制人”功夫上身法门(二)

作者:罗红元

虚步静桩练习
预备姿势:与三圆式预备姿势同。
动作一:重心右移至右腿,右脚沉胯屈膝下蹲,提左脚落于左前方,脚跟轻轻着地,膝微屈成虚步。同时两手侧掌合于身前,左手肘关节微屈下坠比肩略低,左手指与眼同高,右手合于左肘旁成杨式太极拳“手挥琵琶式”。注意“命门”与四肢弓的对拉关系,保持身体正直。此练习可前后腿交换练习成杨式太极拳“提手上势”。
静桩练习检验方法:可通过不同方向的外力作用于身体的不同部位,检查五弓的调节与联系有否保持弹性。
静桩练习是太极拳传统的练习方法,任何拳式均可作为静桩的练习动作。这种静力性的练习方法,使练习者能更好地掌握身法调节后的内体感觉,并得到较长时间和相对稳定的保持,使其更易形成劲力定型达到自动化程度。


另外,静桩练习是提高腰腿功夫十分有效的练习手段,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应把静桩练习作为重要的练习手段之一。
动桩练习
动桩练习是指原地重复性的单练动作练习,要求练习者在动态的条件下保持太极拳身法调节要求的练习方法。由于这种练习动作简单和重复,练习者可以集中精神去体会太极拳身法调节的内体感觉。
升降开合练习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略比肩宽,脚尖向前,“命门”微后撑调节好主弓,“开胯圆裆”,两膝微屈与“命门”对拉,“含胸拔背”带动两臂侧平举,手心朝前用意与“命门”对拉,胸、臂连成一大弧形如拥一大圆柱子于身前。
动作一:“命门”与两膝前后对拉,与两脚底之间对压,“开胯圆裆”重心下降,两膝屈曲蓄劲,主弓垂直中正。同时两肘关节在“命门”与手对拉拔长的前提下,向下向外微弯曲变形调节,两掌心与胸相对,两中指相对轻触成封闭式抱球状,成腿屈手合的动作。
动作二:“命门”与两脚底上下对拉,重心上升,同时两臂向两侧打开,两手与“命门”成直线趋势对拉,回复预备姿势。
橡皮筋辅助练习
取一约与躯干等长之短棍,根据“命门”与“大椎”的位置各系一条橡皮筋,将短棍置于背后腰脊,系于“命门”处的橡皮筋经胯后、膝前设一固定点,踏于脚底保持一定拉力。系于“大椎”处的橡皮筋经肩后、肘关节(设一固定点)拉于手上保持与主弓的拉力。重复动作一和动作二。
进退开合
动作一:右脚尖外撇45°,重心移于右腿上,“命门”与右脚底对压,“开胯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