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打手推手的演变

——太极拳武术属性研究之二

蒋家骏

太极拳打手是太极拳实践的攻防运用。太极拳与其他的武术手段一样,其武功的掌握都要经过实践的训练与应用,方能真正将功夫学到手,其技击方法,如踢、打、拿、跌、摔等的训练,在无护具的情况下伤害性极大。在各种拳术中,练功的方法尽管不同,但均以肢体的击打为手段,去攻击对方,取得技击上的胜利。按力的反作用的原理,你打击对方,也等于对方撞击你。因此,每易导致两败俱伤。只是受伤的轻重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蒋家骏先生(左)与弟子进行打手训练

说太极拳推手不易造成损伤,那只是太极拳功夫“柔”的一面,其前提条件必是推手双方已把太极拳功夫中最关键的粘连粘随、不丢不顶确已练到了身上,在时间、角度方向的配合上做到了恰到好处,无过不及,这样才能够很巧妙地控制好力度和技巧,且能轻重随意,发放自如。然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太极拳高手确是少之又少,对于功力不深者,每每不易掌握好分寸,在推手的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则是太极拳“刚”的一面。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还存在着第三种情况,就是两个根本不懂太极拳的人却在进行太极拳推手。说白了那只是牛羊相抵,不外乎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罢了。这种事实上存在的不良现象正是人们对太极拳的普遍存在的误区之一。这还不算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多多少少也让人们了解到太极拳毕竟是性属武术,有技击的功效。听起来似乎很是差强人意,但有总比没有的强。更可悲的是,太极拳已被一些对太极拳武术的属性缺乏认识的人定格为一一只不过是老年人练的养生保健操,是活动筋骨的游戏而已。继而,许多人不仅瞧不起太极拳,还对中青年的太极拳学习者,加以白眼和嘲讽,表现出极大的不理解,“你怎么也练这个,如摸鱼的一样?!”言下之意,不仅太极拳可鄙,连练太极拳的人,也跟着可鄙了。
由于太极拳是武术文练,重在内劲的锻炼,一般人只见现象,不明太极拳的本质,就以为它不是武术,还由于世间真有太极拳功夫的人不多,不能随时随处地都见到太极拳在发挥武术的威力。且有了功夫的,大都较有涵养,每每深藏不露,而只喜作学术上的研究了。所以目前知道太极拳可以上擂台竞技的,为数不多,很多人是抱怀疑态度。倘说太极拳是非常凶猛厉害的拳术,恐怕很多人像听神话,会笑落牙齿了。

近百年来,由于对“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之说存在着过分主观片面的理解,造成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大都认为太极拳的作用仅是疗病保健,只适宜老年人练习,绝口不谈它的武术属性。加之国家有关部门对太极拳技击性的认识和提倡缺乏力度,致使太极拳的技击功效长期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这种“决定意识”的存在,又怎么能责怪那些不懂太极拳的人们呢?可喜的是,近20年来,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大力提倡开展太极拳推手的实践与竞赛。自1983年以来,每年都有一次“全国太极拳推手锦标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太极拳技击的实践与发展。随着太极拳推手的日益普及,太极拳的本来面目——武术属性,定将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为阐明太极拳的武术属性,彻底改变人们目前对太极拳的看法,消除种种误识,我们不能不从陈王庭、陈长兴、杨露禅等诸前辈说起。

陈王庭创造的陈氏太极拳打手的方法,以缠绕粘随为中心内容,练习视觉、听觉、皮肤触觉和内体的感觉的灵敏性,吸收综合了踢、打、拿、跌等竞技技巧,而又有所发展变化。譬如擒拿诸法,它不限于专拿人的反筋骨,而是着重拿人的劲路,随势而用。这就比一般的擒拿法的技巧高。陈氏这种打手方法,在当初,其技击、斗争性是很强的,且在技击上也是很全面的,因此对发展体力、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都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同时由于踢法中的伤害性较大,后来只采用了跌法中的“衬、套”的管脚法。
自陈王庭之后,陈氏后人世代研习太极拳,名手辈出,代不乏人。

陈氏十四世陈长兴(177l一1853),字云亭。自幼随父秉旺习练太极拳、械,功夫炉火纯青,独步当时。以保镖为业,在冀鲁一带,享有盛名,被称为“牌位大王”(意即平日练拳、行走、站立,都是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无论是看戏、赶会、站立于人群之中,任凭众人如何拥挤,他总纹丝不动。凡近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自颓。他勇于打破门规局限,将陈氏家传的太极拳外传于河北永年的杨福魁(露禅),此为太极拳后来大发展大普及的重要之举。

杨福魁(1799—1871),字露禅,河北永年人。学拳于陈长兴,勤学苦练20余年,深得长兴公的真传。后经亲友推荐到北京授拳,打败许多名手,震动京师武林,被誉为“杨无敌”。后到清官王府授拳,门人弟子日益增多,得其真传者有万春、凌山、全佑等人。

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人。当杨露禅于壮年自陈家沟返永年,寄居于太和堂药号,授拳自给。禹襄兄弟二人深爱露禅拳技,遂从问业。禹襄既有得于杨露禅,复拟访露禅之师陈长兴求益。1852年禹襄赴兄澄清舞阳县任所,便道去陈家沟,途径赵保镇,知长兴公己老病,时陈清萍于赵堡教拳,遂改从清萍学技,始知长兴公所传者为陈氏老架,清萍传者为新架;学习月余,通其理法。
武澄清于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级拳谱,禹襄见之,更有发悟,遂发挥王氏旧谱之义成《打手要言》、《十三势行功心解》各—‘篇,又归纳太极拳修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禹襄拳式紧小,不同于陈氏老架、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小架,乃学而后化,自成一家。故老相传他手臂有三百斤之力,而犹多招门客择其力大勇者与之相试,以验技巧,故其术尤为精到。相传打败许多慕名访艺者。武禹襄不须以拳授徒自给,当时士大夫阶层亦不乐于为拳师,故其拳法所传不广。禹襄临终,犹为待疾诸人论拳术,娓娓不倦。得其传者以其外甥李亦畲为技术最精。

李经纶,字亦畲(1832—1892),河北永年望族。清咸丰元年辛亥(1851)岁贡生,候选训导;同治元年壬戌(1862)举孝廉方正,不任;善书法,工小楷。

咸丰葵丑(1853),李亦畲年二十二,始从母舅武禹襄学太极拳,身体力行三十余年,仿禹襄总结经验体会之法,苦练验正其技,更有发悟,著有《五字诀》,《撒手秘诀》,《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诸篇。

李亦畲身躯短小,目近视,而数十年纯功,始于守中,中于行气,练至凝神致虚。以虚灵为体,以因循为用,比手时行色于外,静以待动,当之者辄腾空而去。相传有拳师去永年,闻其名,请人介见,谈论中欲一观其技,李亦畲说:“太极拳无硬功可见,其神妙在因敌变化,君倘击我,则我艺立见。”拳师说:“如是,则吾宜一识,幸恕不逊。”李亦畲说:“甚善。”时亦畲立于屋中,拳师手足齐攻,亦畲不闪避而以身躯承之,拳师忽飞起离地,斜上四尺许,身掷于壁,下扑于床,拳师晕眩不能动者久之,及起,拱手谢曰:“吾今乃知太极拳另有神妙处也。”李亦畲所传拳技,以弟子郝为真为最精。亦畲晚年前来慕名来访技比手者,辄令郝为真周旋云。

近代太极拳名手如杨澄甫、吴鉴泉、陈发科等诸前辈的事迹不能一一列举,仅就他们所传的高妙的技艺综合阐述证实太极拳武术属性的本质。

各式太极拳发展到目前,尽管它们在架式上和风格上各具特色,但是锻炼的原则和要领基本上则是一致的。只是陈氏第二路(炮捶),为了保持散手的练习和踢、打、拿、跌的运用,尚保留较多的旧有动作,特别强调蹿、蹦、跳、跃和闪惊取巧,速度较快,所以与各式太极拳显有不同的练法。

太极拳的打手和套路,历来就是相辅而行的。随着拳架套路的发展趋向,打手的方法在内容上也有了变化。

原来陈氏打手的方法,是综合了擒法、拿法、跌法和掷打法的竞技运动,技击性很强。在上部双方两臂相粘缠绕而用,在下部前足也在粘化,并且在引进消化的时候,施用各种腿法。在训练的过程中,后腿屈膝下蹲,前腿足尖翘起,腿肚着地,彼此一进一退,随势起落,腰腿必须柔活有力,运动量极大(要有一定的腰腿功夫),非一般人所能练习;并且由于擒拿法、跌法、掷打的兼施并用,容易使人感到创痛,因此在普及推广上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新创各种架式的推手方法,都逐渐改为不跌,不管住脚和不下蹲及地的推法;在擒拿法方面,仅主张拿住对方劲路,而不许采用按脉、截脉、抓筋的擒拿法和反筋骨的挫骨方法。新的推手方法,运用棚、搌、挤、按、采、捌、肘、靠八法,着重发展了皮肤的触觉灵敏的粘连粘随,并乘势借力而发劲,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分出武艺高低,使人练习时感到兴趣盎然,因此为很多人喜爱。如果规定不许发放对方,练习粘、连、粘、随的功夫,那么这种推手方法,应用到训练中,必可吸引众多学者的兴趣而提高技艺。

先辈们在创造太极拳打手的时候,对哲学、力学等学术进行了实践和深刻的研究,他们认识到相反相成的道理,在人体各部配合的同时,而以训练思想和发展视觉、触觉、听觉为主。以缓慢为阶梯,以轻圆为手段,去求得高度的松柔,真正松柔了,才能最灵最快也最重最准。要取得太极拳最佳的技击效果,还必须尽量避免反作用力作用于自身,因而它以培养松圆力为主,不主张,发展撞击力。创立了“得机得势,因敌变化,妙处全在随势借力”的——系列制敌理论。又以洞察敌情视觉为前哨,以灵敏触觉为应对,以轻圆粘走相周旋,既能化又能发,又洞悉敌情,还能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特效。能把握战机,使对方进退失据,无可逃遁,更无法抗衡。这些认识,都反映了太极拳诸前辈在实践过程中的高度智慧。

因此,我们说太极拳的属性是武术,是大法,不是小术,是四两拨千斤的奥妙技艺。又是大智大勇,不是匹夫之勇。像这样完整的武术体系,和循序渐进自成系统周密细致的一大套训练方法,是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古老文化的熏陶下,经过无数太极拳先贤勤学苦练,逐渐形成、发展、不断完善起来的。

太极拳的打手到目前的推手,大多是嘴里说的要放松,但实践起来并未松。松这个要领,本应太极拳打手中常见,就因为他未真松,未松到家,所以十年二十年找不到太极拳打手的奥妙。我认为不只是松、要圆,并且讲求松圆的质量,要松得整、松得均匀、松得一致,这样才能出好的推手、散手。如拘拘谨谨、浑身僵硬,只能是纸上谈兵,理解不了太极拳技击的真谛!



蒋家骏先生(右)与弟子练习推手

因此,凡是违反了松圆这一条原则的,都不能称为太极拳的打手,至少不是太极拳的高手。

太极拳打手松圆,是太极拳的灵魂。终我们一生,也不过是不断努力追求高度的松圆而已。

一般人所谓的“放松”,在太极拳中称为懈,是一种拳病,不是我们所要求的松柔。在太极拳中除了高度的松柔之外,还同时有一些其他条件综合在一起,如稳、缓、圆、匀、完整和想象力等等。



蒋家骏先生(左)与弟子训练散手技艺

太极拳行功走架(即太极拳打手)要求的放松,只能是在尽可能少用力的情况下,通过思想意识的作用,来逐渐达到最大限度的松软,是从轻走向松的。洪均生先生说:“行拳用力只是轻轻领起手足而已。”凡是习惯于用大力的,就很难放松。对太极拳松柔的理解,容易发生偏差,实践起来多障碍,也是歧途。真正练到松柔了,要令人感到柔若无骨,才是对的。拳谚云:“浑身柔软若无骨,忽然放出都是手”,才正合陈鑫先生所讲:“挨着何处何处击,我已不知玄又玄。”

太极拳打手的松圆,是浑身关节灵活之后,互相巧妙旋转的配合,互相呼应。而在实践中做到时间、方向的配合要恰到好处。这说来简单,做起来不知多辛苦,练拳一生,都未必能取得成就,真不知磨死了多少英雄好汉!松圆是太极拳的本质,不明松圆,就不明太极拳。松圆即内含了潜能而示之以虚罢了,给人们一种假象。它可能是布下的一个深深的陷阱;也可能是一触即发的地雷。

松懈是思想意识未到,或只松不圆,未能节节贯穿配合的结果。是一种无防御的虚弱状态,是任人摆布的缺点暴露,正是对方进攻的着力处。不可与松混为一谈,更绝不是松多了就是叫懈。

所以我们研究太极拳打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松圆,是我们练习太极拳长期追求的目的,不是主张用拙力者所能领悟的。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