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廷《拳经总歌》太极解

《拳经总歌》最早见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两仪堂本太极拳谱,是陈王廷参照戚继光《拳经》歌诀,提纲挈领地撰写而成的纲要性歌诀。全文22句,154字,是陈式太极拳的圭臬经典。然而,细心揣摩全文,它不但是陈式太极拳的技击纲要,而且还可以作为各门拳种的技击指导。敝人偏爱古典拳论,搜寻在案,研读禅悟,虽觉词句隐晦深奥,玩味日久,也觉有些豁然开朗。因见“门里人”们作解之语时,难免偏颇一格,不足以广度后学,遂冒昧献出敝人的小小领悟,以供各派技击爱好者参考。

拳经总歌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扳撂横采也难敌。

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拢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疑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太极解]

这首歌诀,开宗明义便点明了这门技击术的特点和特色。太极拳是最讲究省力打人的艺术,它是以巧制胜,以柔克刚,借力打人,运用力学原理来打败对方的一门武技。

“纵放屈伸”者,乃是一种谋略性的方法.即我方大胆地放手让对方进击.而不是将其拒之门外。我方的有意放纵引进,对方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认为是得手得势,放心来攻击我方。然而,我方的放纵是有前提条件的。虽为放纵,却皆由我之意牵引对方而进,若对方以快速巨力打来,我方切不可与之硬碰硬撞地蛮拼斗力。不管对方是用哪种靠击法缠锁法以及绕撞等,我方都依着对方顺其来势而随屈就伸,依着其劲力变化而变化,顺其势而借其力,避实就虚。我方之力忽隐忽现,对方攻左,我则左为空虚,对方击我右,我则右为空虚,令对方不可测度,处处不着力。对方用力,我随其意而化之,不可稍有抵抗之意。敌欲提我使上,我随之升高:敌欲抑我使下,我即随之而降。敌进我即收,使之有鞭长莫及之感;敌退我即跟逼而上,使之觉得难以逃脱。我与对方是不丢不顶、沾连黏随,致使其心甚为惶恐,感到身如阴魂沾体,难脱难离,任我编排使唤。

若要想将这门技术发挥得随心所欲,首要的关键是要掌握好步法与手法、身法的协调和密切配合。因为步法是技击之先导,没有步法配合的进攻是没有力量的,也是很难击中对手的。在搏斗中,攻防方法、攻击目标、攻防距离、攻防速度、攻防力量、反应速度的诸因素,都得靠灵活的步法来完成,没有步法的配合,就完成不了“我皆依”的上乘武技心法。比如说,我化去其攻击时,对方的面、胸均露出空当,我即可乘势以手或劈、或打、或推、或压击其面部或前胸。这时候,我方的首要之举就是上进一步,在对方未及退出我之攻击的有效距离时即可达到相应的制敌效果。因为进步是我方沉肩坠肘后的能量释放,不进步而发劲,往往会发空,或者击打力度小。拳谚有“手到步不移,打击必然迟”、“手到步不到,打着也不妙”、“手到步也到,金刚也得倒”的真实写照。做到了手法与步法的密切配合,莫说是用劈、打、推、压这样的重手法击打,就是用扳、撂、横、采这几种力度较轻微的技法,对方也是难以抵抗和化解的。
通常的对搏情势中,对方一旦发出进攻时,我方应付的办法大都是习惯用手钩挂防守,然后再用拥、逼、揽的方法进行还击。这种技法是以人的自身体力去拼劲.以力大胜力小、大个子战胜小个子、动作快的制动作慢的,这都是一种本能的自然现象。这种普遍能用的方法不能算是武技,是根本不懂得力学原理的蛮斗。武技本身技能是要从弱到强.运用战略和技术达到以弱胜强.不是凭肉体的强壮来决胜负的。所以,“闪惊巧取”的上乘武技心法没有多少人知道,能运用者则几乎没有了!

那么,谁才能知道和了解什么是“闪惊巧取”之法呢?闪者,闪其势来懈其力。对方力大劲猛,而我方不与之相顶斗力,却以闪化之,待其力呈直扑之相,收势不及时,我顺而带之,下绊上牵,借其自身之猛力使其跌倒。惊者,引诱也!故意做出假象使对方上当。这种方法很明显地告诉人们,不是靠力气大去击败对方.而是靠技巧去取胜的。

在运用这一心法时,表面现出柔弱,常露出破绽,甚至有不战欲逃的动作姿态,这都不是失败,是示人以虚、开之以利的战略。以假败为诱饵,实质是让对方空背,不做防备,然后突然进攻对方。这是“引诱回冲”的发挥,历史上关云长的拖刀计、杨家将的回马枪等,都是“佯输诈走”的典型示例。然而,真实的运作还不仅仅如此,引诱对方就范的方式方法还很多,其实就是“引进落空合即出”的道理。你要打我,我引着你的手往我身上打,你不知是计,放心而来,而我则顺着你的来力,加上弧线和螺旋运动,使你的力量开始听我指挥,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顺从对方的力仅是表象。顺的过程是将自己的力与对方的力合二为一,然后用弧线和螺旋运动来改变这个力的方向。有了这种顺从加改造的办法,那么,不论他是多么大的来力,都必然落空失势,使对方犹如跌进深渊,其劲全被我接走并掌握。“引诱回冲”是为了引进落空,控制对方,造成己顺人背,进而有效地打击对方并取得胜利。
陈式太极拳术在技法上是相当灵妙的,常以滚、拴、搭、扫之法配合运用。滚者,乃圆化之意,出手滚圆。劲如九曲珠而源源不断,手法相当圆活而无棱无角,触之则旋转自如,溜滑而又沾黏,使对方无懈可击,突出了不丢不顶的特色。拴者,缠绕捆绑之意,在滚圆手法之上的画圆缠丝时,可将敌劲化去,使之没有用武之地。搭者,两手相交之意,就是说与对方一搭手,就要体感出对方的劲势力度和方向,随之以伸曲自然、曲蓄灵活的身法避过其力。并用手顺其力之方向而顺势化之,使其无劲可使或因其力过猛而受我之顺牵化劲扑跌。扫者,有绊、挂之意,即使与滚、拴、搭一齐运用时,只要与腿法步法紧密配合,在上肢封闭住对方时,下肢用脚击之,使对方很难躲避。同时,在与对方上肢滚拴时,用脚绊、挂住对方的足跟,使其进退无路,在上无处使劲,在下无处得力,我则趁势人之,接定彼劲,对方自然会跌出。这些技法的精微奥妙处,在于横直矛盾对立的奇正变化运用,含中封边以守,奇正变化为攻,对方之势一旦扑空,我方在得机得势下,要立即用上劈砍之法,封住其退路,拳掌似巨斧,这样对方即使再粗壮、力气再大,也会被我方击溃。

在阻截防守对方的进攻中,切记不能与对方斗力,而是大胆地进身拢去,顺其攻击而不遮不拦,贴近时以肘尖对准其心窝,让对方自身之猛力撞上来,我乘隙借力,从而反制对方。这是肘靠之法的贴身短打,名为穿心肘法。迎着对方的进攻,我上步遇着其直劲时,我方可以用掩手肱捶之法击之。对方上右步用右拳击我胸部,我则下沉,双手顺缠,向里勾腕,向两侧采捌来力,使其来力落空。然后,我方上提左掌有拳合击其头部,开两手腕交叉(绞合进击其胸部,或以左掌为掩护,用右拳从左腕臂之下偷击其胸部,此谓“化下击上”之法。见手就打,谓之截法,让过力头,从中击之谓之斩法,从根击之谓之断法。见手而不截,黏而随之,谓之引进:待其力尽而自败,再加以手法制之,则谓之落空。
手法上的细微精妙,在掌握时还要注重下盘腿脚的用法,要看准时机,趁对方改换重心变换招法的瞬间,我方即要用腿扫踢其支撑脚跟,尽快破坏对方的重心平衡。出腿的时机要掌握得相当准确,在用脚进行扫、压、挂法之后,必然快速落步插进对方的裆下或边门,绊扣住对方的足跟,使其无法进退.同时配合上肢的合劲击倒对方。不论是将对方之劲牵引改道而使之落空,还是管脚控制对方的退路及曲蓄变势,二者都要配合得天农无缝。完整一气.没有丝毫间隔断续。这种技法是在舍己从人的前提下完成的。若彼欲往左,则我以意领其往左:彼欲往右,则我以意领其往右。若彼欲进.我则以意牵引其前进;彼欲退,我则以意顺其后退。若彼欲往上,我则以意率其而上:彼欲往下,我则以意率其而下。若彼欲开,我则以意挈其而开;彼欲合,我则以意挈其而合。这样牵着对方之劲走,则使其摸不着根.毫无用武之地。我攻之时则迅雷不及掩耳,令其难以抵抗。
声东击西的策略与上惊下取之法一样重要,这是拳术技击的上乘策略。一旦以引诱之法成功时,无论我方是进攻还是闪退都不能犹豫不决,要当机立断作出快速而恰当的反应。正所谓“兵贵神速”。

可是,在技击界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犹疑不决的弊象,如:抓不住攻防的时机,进攻时多发空拳空腿导致空耗体力;对方一攻来,我便盲目地抱头护面,形成一种被动挨打的局面,甚至是扭抱缠打。而能做到以静待动、引进落空,乘隙而入,不与之正面相抗,却能抓住准确之机一出拳便击中其胸心、一抬腿就踹跺中其胁肋、一举手投足便可以以小巧之力而赢取胜利者太少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