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太极拳

一、  中国哲学思想的来源

在中国,有十分辉煌的过去,产生过高度的人类文明。无论是在先秦时期,还是在汉唐时期,还是在宋明时期,都有多家多派的哲学思想体系,所以在现代,哲学是多义的名词。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人们谈到哲学时,心中所想的与之相关的观念,可能大不相同。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也就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说的:“思想思想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这种思想,所以谓之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照西方某些哲学家所说,为了思想,我们必须首先明了我们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我们对人生开始思想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思想我们的思想”。

中国哲学主要的哲学思想来源于儒家、道家、佛教、道教。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而佛教是在汉代时引进中国的,在南北朝和隋唐时一度兴盛。佛教中的佛学思想做为一种外来文化,我想这里必须特别指出:“中国的佛学”与“在中国的佛学”,二者所指的不一定是一回事,即不一定是同义语。因为佛教中有些宗派,规定自己只遵守印度的宗教和哲学传统,而与中国的不发生接触。例如相宗,又称唯识宗,是著名的到印度取经的玄奘(596—664年)引进中国的。像相宗这样的宗派,都只能叫做“在中国的佛学”。它们的影响,只限于少数人和短暂的时期。它们并没有进入广大知识界的思想中,所以在中国的精神的发展中,简直没有起作用。“中国的佛学”则不然,它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它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往后我们将会看到,佛教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牛了禅宗。禅宗虽是佛教,同时又是中国的。禅宗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可是它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二、太极拳中的哲学本体论与方法论

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也是入世的。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佛,以及基督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畴中的。圣人要做到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泊而后天下干”。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是如此。从实质上来说,中国哲学是建立在一种做人的思想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一点上不同于西方哲学所要求人的所谓成事。正是基于此的不同,才产生了中国武术与西方武技的不同。中国人,讲究德,而习武之人更加强调武德,不仅仅是因为武术这个体育项目的特殊性,更因为老拳师们强调人们应通过习武来体会做人的道理,而不是仅以武技本身来证明高低胜负,在这一点上与只追求比赛胜负的西方武技是有本质区别的。

古代哲学家认为,天下万物皆可分阴分阳,其中包含着中国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并主张“取象于天”,以及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帮助认识事物。太极拳以“太极”命名,就受中国哲学的影响。“太极”一词,出现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经.系辞》),这样给拳术命名,就包含着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具体应用于拳术领域。中国哲学的“天行健,君子宜自强不息(《易.乾卦》)”成就了中国人坚忍不拔的个性,体现了刚的一面。而在太极拳中,“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太极拳论.王宗岳》)正是要求练习者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慢慢把动作做顺做熱,以达到“一动一太极”的境界,这是需要练习者有一个很坚定的信心去坚持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五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老子.第四十三章》)成就了中国人宽广的心胸,体现了柔的一面。而“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同上)则是在练习方法上要求练习者要以柔为主,强调以柔克刚,刚柔相济。这也是与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的思想相一致的。

在太极拳理论中,拳师们有时为了提高其理论的可信度,采用了比附与类比的方法,其实是通过比附来论述自己对太极拳的认识。在传统杨氏太极拳书籍中,就载有一篇叫做(太极合老说)的文章,它就是按照《老子》一书的基本逻辑顺序来论述太极拳理。上面提到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太极拳将老于思想应用到实战中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这个理论是说,在太极拳套路和推手的练习中,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说,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的《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这无疑是受到日月运行、四时相继的启发。“易传”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系辞传》下),又说:“日盈则仄,月盈则食。”(《丰卦.辞》),这样的运动叫做“复”。《复卦.辞》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老子》也有相似的话:“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胜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许多困难,贡献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这个思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会怀着希望度过来。这种希望表现在这句话里:“黎明即将到来”。这个理论还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中庸之道儒家的人赞成,道家的人也一样赞成。“毋太过”历来是两家的格言。因为照两家所说,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为太过和做得过多、就有适得其反的危险。所以在与别人进行太极拳的推手练习时,要放松自己的身体,身体松了,才能产生沉。轻是由沉产生的。灵是由轻产生的。动是由灵产生的。变是由动产生的。化是由变产生的。发是由化产生的。沉如何产生轻呢?明明沉下去了,为何能产生轻?把沉藏起来,自然变轻了。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化则发。与人推手,将沉藏起来,用轻手,就能清楚别人的动静变化。依此,可以得到推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说,对方手重的不怕,手轻的要注意;明劲的不要怕,就怕对方没有劲;真虚的不耍怕,假虚的要注意。要等对方送到嘴上才吃,不要勉强去吃别人。

在本体论上,太极拳理论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在各代拳师著书立说时,大多运用宋明理学的“理气论”来做为太极拳理论的基本出发点。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就明显继承了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基本思想。《太极图说》开篇:“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而《太极拳论》开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两者都以无极太极来进行本体论的论述;陈氏太极拳著名传人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更是以程朱理学的理气说为基础,阐发了洋洋二十余万字的拳理。陈鑫在书中进行套路编排时,将传统陈氏太极拳套路定为六十四势(注:而现在流行的传统陈氏太极拳为七十五势),为正与(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相合;套路动作上以“金刚捣椎”倣为起势,“金刚捣椎”做为收势,并称之为“起于无极,复归无极”。其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可见一斑。

在方法论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仅限制着中国哲学的内容,例如“反者道之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限制着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学中国哲学的学生开始学西方哲学的时候,看到希腊哲学家们也区别有和无,有限和无限,他很高兴。但是他感到很吃惊的是,希腊哲学家们却认为无和无限低于有和有限。在中国哲学里,情况则刚刚相反。为什么有这种不同,就因为有和有限是有区别的、无和无限是无区别的。从假设的概念出发的哲学家就偏爱有区别的,从直觉的价值出发的哲学家则偏爱无区别的,一切都是他们直接领悟的。他们纯朴而天真,珍惜他们如此直接领悟的东西。这就难怪他们的哲学家也一样,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哲学的出发点了。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哲学里,知识论从来没有发展起来。我看见我面前的桌子,它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它是仅仅在我心中的一个观念还是占有客观的空间,中国哲学家们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这样的知识论问题在中国哲学(除开佛学,它来自印度)里是找不到的,因为知识论问题的提出,只有在强调区别主观和客观的时候。而在审美连续体中投有这样的区别。在审美连续体中认识者和被认识的是一个整体。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哲学所用的语言,富于暗示而不很明晰。它不很明晰,因为它并不表示任何演绎推理中阶概念。哲学家不过是把他所见的告诉我们。正因为如此,他所说的也就文约义丰。也同时加大了中国人语言的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他的话才富于暗示,不必明确。俗话说:意犹末尽。由此,就可以解决一个问題,就是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所产生的“气感”问题。“长年坚持练太极拳,….则会出现势感、发胀或出汗,手指肚比平时饱满……腹腔内气流咕咕作声,进一步会出现有如蚂蚁爬行般刺痒的内体感觉……”

(《太极拳术.太极拳整体动作中的若干要点》顾留馨),顾老师在这里对“气感”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同时也表现了当代老拳师对“气感”的较为普遍的认识。就我看来,所谓的“气感”只不过是一种神经兴奋与抑制相互交替所产生的感觉而已,同时由于肢体的运动伴随着出现血流加快,心搏次数相对增加,这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是真的有什么“气”在体内流动。而老拳师们会提出气感这一概念,正是在其自身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练习太极拳能产生这种感觉,所以在他教授学生时就想把自己的这种感觉也教会学生,就需要将这种感觉描述出来,但由于过去生产力水平较低,并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加之上面提到的中国人语言的不确定性,所以老拳师们用了气感一词,教学生时给学生提到,剩下的只有学生自己去体会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