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读后

1964年7月24日《体育研究第三期》

读六月一日《体育报》徐致一先生的《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一文,谨提出几点商榷的意见,就正于徐先生和读者,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缠丝劲是不是各流派太极拳所共有的问题,文中的持论是否定的,并提出了相应的论据。这是关系到太极拳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因此,各抒已见,把它弄个明白,在学术的研究上不无好处。缠丝劲不一定是太极拳各流派所共有,而是陈式太极拳所不可无,这是一种看法;缠丝劲不仅是陈式太极拳所特有,而且是各式太极拳所共有,这又是一种看法。这两种不问的看法牵涉到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两者间相互的关系问题。在没有谈到我自己是哪一种看法之前,试先研究一下。

“缠丝劲”  的特点是什么?
“劲”,放在力学的概念中就必须有:作用点(力点),方向和大小。缠丝劲的螺旋运动,它的具体形象一般的更要从方问的变化(相应的螺旋的曲率半径也随着变化)这一因素体现出来。它的特点是:方向的变化,既是质点的“平动”(又叫移动)而同时又是“转动”,两者互相结合,不可分离。质点在某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是有区别的,这和徐先生《吴式太极拳》中“每次出手应当把动作的过程看作是各个“点相接而成”的说法是同一回事情。而且这种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太极拳以圆运动为其特点之一,这是一般所公认的,但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还得作更具体的分析,因为这种圆运动是在立体空间中进行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不一而足,不是简单的平面圆圈运动或仅仅是质点沿着一定轨迹的封闭曲线运动,而是更为复杂的空间螺旋线运动。所以太极拳要求“曲中求直”:曲以运化,故无定向;直以发放,专注一方。但反过来是“直中求曲”,虽直来直往,“触之则旋转自如”。它们是太极拳柔运刚发、平动与转动互相结合、互相转化(矛盾统一)的精化所在。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为其根”是和这一特有的要求有不可分的关系的。

在平常练架子时,正如教授吴式太极拳已经五十多年的杨禹廷在《太极拳动作解说》中谈到,例如搂膝拗步进掌的动作“它是符合太极拳动作作弧形,即呈螺旋形运动的原则”的。转腕旋膀(桡骨与桡腕关节向前内旋转)。“意念由虚到实的过程,是掌指连同小臂向前上方呈螺旋形逐渐旋转的过程。我认为这是如实地反映了”缠丝劲“在手法上的一种表现。客观存在与主观反映有时可能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处在初步的感性认识阶段。可以来一个比喻,医生在治疗上要分清病人的“自觉病状”与“他觉病症”,因为前者往往只是主观的自我感觉,而后者是客观存在。杨澄甫在《太极拳广要》中没有提到“缠丝劲”不等于他所传授予的架子中没有“缠丝劲”,是同一道理。武禹襄的“运劲如抽丝”故不论它是否即系指“缠丝劲”(纵使持相反的看法),也决不能因为武氏没有提“缠丝劲”三个字,而在武式架子中就没有这种劲,理由和上面,一样。反之,更不能说陈鑫标出了  “缠丝劲”,便为陈式所独有。只能说陈鑫如实地反映了这一特点,也不能不说这是他有益的贡献之—。

得杨班侯再传的吴孟侠在他们编著的《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的《乱环诀》中,对缠丝劲有精辟的阐明。除说了有形螺旋运动之外,还谈到只有圈之意尚无圈之形的无形圈,“就是在出手动作中,随时都在螺旋力量的范围之内,这种螺旋力量,要成为动作中的习惯力量,所以虽然用手直人直出,但是接触对方的某部,便显示直进是螺旋力在推动的。由于这种螺旋力的主导作用,就能随着对方的来手上下进退,并能在顺随之中,相机地发挥螺旋力以人手克敌”。尽管他们的《九诀》是否直接出自班侯本人或为他门人所总结,但这一阐明,道理是正确的。李亦畲《敷字诀解》中说:“气未到而忘已吞”,就是高度自动化了的这种螺旋的习惯力量的“预伏”,即在意不在形的潜伏阶段,运动心理学中称为“预备期”的。离开了“触之能旋转自如”的“吞”,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它与徐先生说的走化时“切记要走弧线”相近似的要求,只弧线的含义不够全面而已。
徐先生在他《吴式太极拳》中常常谈到的“弧线”,是离开了空间螺旋线的概念去孤立认识它的,只作为上下动作连接成为圆运动的一个线段,无形中把圆运动理解成为一种封闭曲线。这方面如不掌握和细加分析其特点的话,容易使人造成错觉。此外,徐先生自己所创用的“转腕转膀”这一术语,文中只解释为“主要是为了变换手的方向,以适应弧线的来回转变”,这样未免是把方法和作用混为一谈了,其实这正是螺旋运动在此情况下要发生的作用。“转腕旋膀”作为太极拳的特点之——,因为它正是缠丝劲在上肢形象化的表现,而且就它的属性来说,腕、膀的旋转,顺时钟方向运行为“顺缠丝”,反之,为“逆(倒)缠丝”,再由于所在空间运动的方位不同,而区分出各种不同的方位螺旋。

缠丝劲是作为太极拳的共同特点而客观存在着,是共性,不是各流派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尽管它们的表现有时明显(如在陈式中)而有时不太明显(如在武式等之中)。缺少了这一共同的特点,就不能完全形成太极拳这别具一格的民族武术体育运动。

徐致一先生文末顺便谈到上海顾留馨编著《简化太极拳》(后改名为《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认为该书不应该引用“缠丝劲”,而且怕使渎者迷惑,无所适从。我看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拳简理不简。(原《太极拳运动(一)》,即简化太极拳,不是同样附上不少古典拳论供读者去研讨吗?),简化太极拳出自杨式,并不排除包括“缠丝劲”在内的共同理法。但这并不是说,就在他那本书中非阐发“缠丝劲”不可。后来同一编著者又有了《太极拳研究》的出版,里面有关“缠丝劲”的介绍,更为详细。因此,为了使前者更适合广大读者的实际需要,今后该书再版时,考虎将一部分为初学的人比较难领受的内容,加以必要的精简,从而使具体练习方法更突出些。这样做,显然是有好处的,为读者所欢迎的。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