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刚柔何处寻

《武魂》2005年第一期刊登了李驻军同志的《洪均先生论太极拳的刚与柔》的文章(下称《洪论》)。我觉得该文有三处值得商榷。

一、《洪论》说:有人“又解《太极拳论》‘忽隐忽视’之句为‘刚’、‘柔’变化,但怎么隐,怎么现的方法,也没说明,又易使人误解为用力则刚而外现,不用力则柔而内隐。”

“忽隐忽现”这句话源自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下称《王论》)。《王论》的特点是承上启下,节节贯穿,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如果单拿其中一段或一句话去单独理解,就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忽隐忽现”是一个启后的句子,全句是“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一段话不能分割开去单独解释,因为后边这六句话,是说明如何来“忽隐忽现”的。我认为应当解释为:敌攻我左边(有人理解成我左边攻敌是错误的)我左边虚化,攻我右边我右边走化,使敌感到所攻之处无着力点。杳无踪影;敌向上攻我,我引进使敌力落空,使敌感到高不可达,敌向下攻我,我向下走化,使敌感到如临深渊,深不可测;敌进时,应当离我近了才对,可反觉得距我更远了(愈长);敌退时,应当离我远了才对,可是敌反觉得距我更近了(“退之则愈促”中的“促”字当“近”字解)。前五句说的是敌进我退,就是《王论》中说的“人刚我柔谓之走,”是敌阳我阴,敌刚我柔。是我的“忽隐”;后一句说的是敌退我进,就是《王论》中所说的“我顺人背谓之粘”,是我阳敌阴,我刚敌柔,是我的“忽现”。所以我认为《王论》中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如何“忽隐忽现”的具体方法。如果把这一段话分割开来,只说:“忽隐忽现”,后边的几句则“另行处理”,就会出现了“怎么隐,怎么现的方法,也没说明的疑问”。还有,《王论》中“忽隐忽现”的刚柔变化,我认为指的是二人交手中的隐现,刚柔,不是一个人肢体的刚柔变化,也不是指螺旋劲本身既含刚又有柔,一个动作中包含了刚和柔。

二、《洪论》说:“王宗岳先生说的‘必须知阴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虽然说明阴阳相济,我们可能知道阴代表虚、柔,阳代表实、刚。但是怎样做到阴阳相济,即刚柔相济的实际行动,依旧没讲明I白。"

《王论》真的“没讲明白”吗?不是的。请看《王论》这段话的整个内容:“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洪论》在引用此段话时,掐头,去尾,抽掉了中间,掐头:少了“欲避此病”;去尾:少了“懂劲后……”的一小段话;抽中间:少了“粘即是走,走即是粘”。

为了弄清《王论》是否讲明了“刚柔相济的实际行动”,我想把这一段话作一分析。《王论》中的“须知阴阳”,不是太极拳中所泛指的阴阳,而是专指“欲避此病”方法中的阴阳。其中的“此病”,指的是“双重”。“双重”指的是何处,一种观点认为指的是手足位置的虚实配合(手与手、足与足、同侧手与足不能双重);另一种观点认为与人交手时,人用力,我也用力相抗(这个问题谁是谁非,至今没有定论)。我认为,在别的地方,或者可以现解成手足位置的虚实配合,但在《王论》绝对指的是二人交手中双方都用力。因为“欲避此病”之后,接着就说明了“欲避此病”的方法是“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这里的阴阳,就是粘和走。粘为阳,走为阴,粘为刚,走为柔。什么叫“粘”、“走”呢?《王论》开头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也就是说人攻来时我走化,人处于背势要走时,我进而跟之,将其粘住,就可以避免“双重”了。如果人攻来时我不走,而是与之相抗,就是“双重”。这里的粘走,指的是二人所为,所以《王论》中的“双重”指的绝对是二人交手中的你重我也重,不是个人手足位置的虚实配合。

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是说在走、粘的过程中,阴和阳不能分离。人刚我走时,既不能用力相抗,也不能不走,不走或走得慢了也会顶,同时也不能走得快了,快了也要丢;当敌退时,我要及时跟上,将其粘住,快慢适宜,也不能丢、顶。走粘快慢不当,产生了丢。就是阴阳分开,产生了顶,顶了双方也会脱离,阴阳也会分开,就不会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了。所以在粘走的过程中,要“沾粘连随不丢顶”,这就是“人进一寸,我退一寸,人退一寸,则我进一寸”。进多了不行,退多了也不行。

所谓“刚柔相济,方为懂劲”,是说在粘、走的过程中,刚柔要互相补益,保持阴阳平衡,人刚我柔时,人为阳,我为阴,当人进到不能再进,或进至中途而要退时,我进而将其粘住,我则由阴变阳,这种及时的刚柔转化,就是“刚柔相济”,就是“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其中“默识”的“识”字,读志,当记住解。与人交手,能够“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默识揣摩”做到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不丢不顶,人打我打不上,我打敌,敌躲不过.这不就是“从心所欲”了吗!

在《王论》这一大段话中,明确指出了“刚柔相济的实际行动”和具体动作的方法就是粘和走。同时粘和走也是避免“双重”的方法,也是达到从心所欲这样一个重要目的的手段。如果在引用这段话时,仅是掐头去尾,还可以解释通的话,那么,抽掉了中间的粘和走,你就不知道刚柔相济的“具体动作的方法”,就会把“双重”理解成手足位置的配合,就找不到达到“从心所欲”的具体手段,抽掉粘和走,就等于抽掉了这段话的灵魂,

三、《洪论》认为“古书所说‘柔久自刚,积柔成刚’等,都是难以理解的,而且和太极运动形式结合不上”。也“不合太极的实际刚柔”,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问题是如何理解这句话和如何实践这句话。

“柔久自刚,积柔成刚”,讲的是如何得力(练力量)的。得力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练力得力,如举重,打沙袋等;另一途径是“从无力中求有力”,从放松中求力量,以柔求刚。太极拳属于后者,所以,打太极拳要求慢、柔、松,用意不用力。这一理论的意义和方法,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作了详尽的阐述:“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用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束缚,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穴。沟穴不塞而水流,经络不闭而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动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发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谱所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这一观点和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说的“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运动如百练钢,何坚不摧”以及陈复元所说的“柔久则刚自在其中”的观点基本一致。《洪论》把“柔久自刚,积柔成刚”理解成了“太极推手的刚柔变化”,把得力途径和方法,理解成了用力的过程和方法,所以才得出“难以理解的,而且和太极运动形式结合不上”的结论。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