锏

(冷兵器)

锏,(铁)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宋制四尺为一米二),锏多双锏合用,属于短兵器,对马战上有利。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杀伤力十分可观,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技法上,与刀法剑法接近。来自晋和唐,以铜或铁制成,形似硬鞭,但锏身无节,锏端无尖。锏体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名称。锏的大小长短,可因人而异(一般在65~80厘米之间)。

形状种类

鞭为短兵之一种,其由来与锏相同,惟锏必双用,鞭则有单双軮硬之分;考诸古籍所载,大都系单鞭硬鞭;稽之现在,则都重軮鞭。軮鞭之制,不知起于何时?创自何人?至双鞭之法,疑后人因见于戬法双用,攻御并行之便利,故窃其法,易单为双。然鞭戬同为无刃之短兵,不过形式稍异;至若抡舞攻御之法,主力点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异,彼创双鞭者,亦正见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区别如是,而名称亦至不一,即就硬鞭而言,有竹节鞭,虎尾軮等数种,其余无论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厘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门户杂出,多少不同,惟尉迟鞭法为世所崇尚,但近巳不得其传,甚堪惋惜。此外即寻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余,勉强组成。
鞭有单、双、软、硬之分,其质有铜、铁、铁木、纯木之别,与用皮革制成,驱赶牛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软鞭类的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等,与赶牛马的鞭子,在来源上,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还有一种木质鞭杆,其长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宽度之,亦称“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时极方便。铁鞭为六角形,铁锏为四楞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有的鞭首上联缀一条短铁链,上系两节铁棍,称做联珠双铁鞭。还有一种铁链夹棒,出自西北地区,是受农家打禾连枷启发创制而成的。
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谓之软鞭。鞭适用于马战与步战。硬鞭一般用于马战,持鞭之将多持双鞭。钢鞭沉重而无刃,以力伤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
软鞭由镖头、握把、若干铁制鞭节和圆环相连而成。软鞭在晋代即已出现,被认为是猛烈暗器,不易抵御,有7节、9节、13节之分,习称九节鞭。携带方便,使用可长可短,软硬兼施。其技法主要有缠、抡、扫、挂、抛、舞花及地趟鞭等。软鞭以圆运动为主,借助手臂摇动,身体转动,增加鞭的击打速度,改变鞭的运动方向。软鞭分单鞭和双鞭,也可与其他器械配合。硬鞭有两种,一是竹节钢鞭,形如竹节;另一种是13节水磨钢鞭,长约1米,鞭尾有坚木或铁制柄,头尾皆可握,能两头使。击法有挡、摔、掉、点、截、盘、扫等。 方节鞭:由鞭身和握把组成。鞭身为十一节方形铁疙瘩组成。鞭把为圆形铁制。用时可以鞭身击打,也可以用鞭尾之小鞭甩击。
秦家鞭:此鞭鞭长四尺,通体为长铁杆。其上下二端各有一突出的圆球。无明显的鞭把和鞭尖的区别。其用法同硬鞭。
雷神鞭:属硬鞭。其鞭长四尺,鞭把与剑把相同。鞭身前细后粗。共为十三节,形如宝塔。鞭身为方形,每节之间有突出的铁疙瘩。鞭尖成方锥形,有利尖。鞭身粗一寸有余。把手处有圆形铜护盘。鞭重三十斤,通体为铁制。
水磨钢鞭:短兵器械之一。属于硬鞭。鞭长三尺五寸,鞭把为五寸,鞭身长三尺。鞭身后粗前锐。呈方形,有十三个铁疙瘩,鞭头稍细,为方锥形。鞭把粗为一寸三分。鞭头鞭把三处均可握手,能二头使用。
竹节鞭:属于硬鞭。其鞭长四尺半,把手为圆形,上有若干突出圆结,便于握手。把手前有圆形护盘。鞭身前细后粗,呈竹节状,共有九节或十一节不等。鞭身顶端很细。通体为铁制。

技击要领

鞭与锏使法相似,主要以挡、摔、点、截、扫、盘、板、戳、拦、撩、拨,以及绞压等主。它要求演习者在身法上转折圆活,刚柔合度;步伐轻捷奋迅,与手法紧密配合。软鞭是软硬兼施的兵器,其特点是身械协调性强,演练者强,既要有击打速度,又要体现灵巧的方法。尤其舞动时,上下翻飞,相击作响,如银蛇飞舞,使人眼光撩乱,因此有极好的表演效果。
鞭是一条绳,全靠缠得清。这条谚语通用于鞭类的软器械,如流星锤、绳镖、杆子鞭、铁练等兵器。如果缠绕不清,势必打不着人而打自己。软兵器鞭讲究纵打一线,横打一扇,收到手中是一团,抡将出去是一片。收回时劲力要软,要柔;打出时要刚,要快。所以又有这样的谚语解释鞭法:“收回一团放出一片。收回如虫,放出如龙。收回如鼠,放出如虎。”
练鞭一定要鞭法清晰,步法稳健,鞭随身转,亦随步换,收放自如,快而不乱。双鞭单鞭,均不易练。有鞭法歌一首可供参考:“七节一抖放亮光,架拨抽打走四方。前打浪子踢球式,后打背锏披脊梁。左打跨虎蹬山脚,右打片马扣里裆。上打朝天一柱香,下打黑狗滚地躺。金丝盘头养脑力,缠肘舒胃养心肠。拦腰围蛇通三气,分水提步好良方。”

训练方法

软鞭的练法并不复杂!若一言蔽之,就是“五花运动”。五花的形式就是画8字,不过鞭法里的8字是横的而非直的。横8字中×的走向是五花分类的技术依据:×的走向是由上向下的五花叫做正五花;×的走向是由下向上的五花叫做反五花;8字呈水平状的五花×的走向是左右式的,这叫平五花。这是鞭法的运动轨迹,亦即鞭法模式。轨迹的练习是鞭法的基础,因为这不仅仅是鞭法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最根本的技法。同时又是鞭法蓄势的重要形式。
正五花是左右斜劈的模式;反五花是左右斜撩的模式;平五花是左右扫模式;斜五花是劈扫撩扫的模式。鞭法练习的第一步,是以稍慢的速度抡这四类五花。基本练习有一点极需注意,那就是要放长,当鞭梢放得最适时,手臂也伸的最长。换句话说,手臂应成为鞭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用身体挥鞭而不是小臂挥鞭。
当挥击练习到熟练,大形流畅饱满时,即可进行劈撩扫的练习。五花是720度回环,在开始时,可反复练习360度蓄势,360度发力。熟练后,再进行180度蓄势,180度发力。即左右开弓练习。劈撩扫的练习要特别注意,发力要用刹劲,即拉锯样的回抽劲,这一点必须强调。挥击练习到相当自如以后,就可以进行抖击练习。抖击的技术概念:在180度的范围内完成720度回环。通俗的讲,就是沿一条直线反复地做S形运动。这个模式借助辅助器材说明:准备一条湿毛巾,抓住一头,用另一头向前方甩打。当你的手猛烈的抽时,毛巾便会发出叭叭的响声——这就是抖的模式,毛巾的运动轨迹就是软鞭抖击的轨迹。然后,你把鞭子按照抖毛巾的方式甩打,慢慢就会掌握抖击。
抖击可以按正五花、反五花和平五花的模式抖,熟练后无处不可抖,也可以左右开弓连击。甚至,可以抖到近于直入直出的状态,隔着窗花眼打人,当然,那就不是三两天的功夫了!抖击挥击都可以做缠的先导。缠并不难练,难的是用于实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反复借挥和抖练习缠的形式和深度,久而久之,无师自通。当单项鞭法熟练后,就可以进行复合鞭法的练习,复合练习实际上就是实战模拟,从起手到打击大致有章可循才是。根据我体会,无论何种鞭法,均应从撩鞭开始,当鞭在前上方蓄势后,再任意组合。这开头的一鞭,要求有气势有力度,决不可松松垮垮;以下连接的鞭法,要环环相连,密不透风,务必造成秋风扫落叶的效果。
五花的基本技法,也是式与式的连接器。二组五花套一组抖是最平常的组合,一组五花套二组抖也并无不可,各人可以自便。至于练习中的身形和运动方式,建议持鞭手始终在前,运动以寸步、垫步、倒步、撤步等直线步法为主。交换步大窜大跳的步法,实战中并不需要——软鞭的覆盖范围达4米方圆,而训练有素的抖击一击必杀,又何必故作高深自欺欺人呢?即使背后有敌来袭,一个转身即可,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实战技巧

九节鞭要带在身上,习惯上是缠在腰里,临敌要解脱,难免不误事。八节鞭二次对折后,两头对称插在皮带上正合适,临敌一拔而出,十分迅捷。鞭上带彩。不止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有助于调整鞭的走向。至于鞭头要轻,这是鞭法的特殊技术的要求。鞭法以抖打为主,只有轻,才会剧烈转折,爆发强力。如果鞭头重,则往往一抖即断,变成废物一件。传统鞭法中没有抖击,只有劈砸式的击打,九节鞭不过是流星锤的缩短,主要原因就是头太重的缘故。
从作用范围来看软鞭属于长兵。那么,软鞭技击要首先讲究以长击短。事实正是如此,对于手持短刀、短棍之类凶器的对手,完全可以直接攻击,不计其余。那情况如同鞭子打狗,根本不必担心狗牙会穿过鞭子的作用范围。当你与对手距离太近时,要以猛烈的挥击将敌驱开,然后,一鞭抖击结束战斗。
如果在房子里边发生格斗,软鞭应该对折使用,象利用刀剑一样,尽量发挥挥击作用。建议首先攻击对方的手,打落对方的凶器,然后攻击头部。当然,如果对发力有相当的造诣,那么,对折鞭子的短距离抖击亦足以杀伤对方。如果对方使用的是长棍,要看他是否搏击行家。对于武盲莽汉,训练有素的鞭子打他如同打瞎子;对于行家里手,则必须一边运动一边抖击,尽量不要被棍缠住。一旦鞭被缠住,要果断地放弃鞭子,展开近身搏击,攻击要在鞭子失去的同时进行,千万不要犹豫。
如果对手也使用软鞭,这同样得区别对待。可以先抖他两鞭试探一下。如果对方练习的是传统鞭法,那么他对抖法是无法破解的,只有挨打的份。鞭头很重的鞭子,便是传统鞭形,遇之可以肯定。假如对手也是抖击打法,那么就得小心,必须按刀剑的击杀模式来拼搏,功夫深的要占便宜。软鞭的用法是举不胜举的,但最利于夜战和以少胜多。一条鞭子在手,强似雇个保镖,即是弱女子一旦掌握好它,也就平添三分英雄气。鞭法适用于一切可以弯曲的物件,皮带、机用三角带、万能带、铁链条、钢丝绳、不锈钢尺,湿过水的麻绳、棕绳、胶皮电丝、自行车锁乃至湿树根,均可以鞭的模式用于技击。

使用高手

黄盖
黄盖(生卒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锋中郎将,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不久武陵蛮夷反,攻打城邑,黄盖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拦腰截击,大破诸贼。春去夏来,寇乱尽平。后又平讨长沙益阳县山贼,加偏将军。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有一子黄柄。
呼延灼
呼延灼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时,坐第八把交椅。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为梁山第八名好汉,又被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班师回朝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
尉迟恭
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唐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尉迟恭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废朝三日,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陪葬昭陵。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阅读

更多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