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內和外的行功要诀

一、心静用意

(一)以意行气

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有运动气机图,说明心如将军发令,意为传令,气为兵;将军一出令,则士卒皆听命;清气上升行于手,浊气下 降行于足,气皆行到指头,乃正气之上行下行似两橛,其实一气贯通也。因之谓以意行气,所以练太极拳要用意,行气,不能用力。每一动作 ,先要意动,然后形动,这样纔能做到所谓︰「意到气到,气到劲到。」所以说︰太极拳的锻炼方法是用意不用力的。

我们日常用语所说的心,如说心里想要怎样怎样,做事要用心等等,这个「心」字可以说指的就是「脑」有时把「心意」连称为一词,因之 以意行气,也可以说以心行气。所以太极拳的用意,可以解释为脑的想象作用。「心」古称主思虑,也就是脑的代称,「意」字可解释为「意 识」,即精神现象,所有如知觉、记忆、想象,都是「意识」,与「心」字同义,所以「用意」就是用脑来想象。因之太极拳的用意,如果说 意欲行气,就要作行气的想象,久而久之,这个想象力就能支配生理作用,真的有气在行,这就是以意行气的方法,说来很简单,但是实行起来,不太容易,先要心静,心静则意专而诚,纔能见功。因此练太极拳的天天盘架子,天天想象气随着动作的屈伸向外内收,经过大脑皮层的 兴奋和抑制作用,由脑脊髓神经的发出冲动作用到达肌肉,使之放松与收缩。这样日日锻炼,先由用心注意而成自然,渐渐练架子每一动作, 祇要意念上想到某一部位,就可产生气的活动,这就是做到了意到气到。

陈鑫说︰「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又说︰「打拳上场后,手足虽未运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此时壹志凝神,专主于敬,而阴阳开合,消息盈虚特未之形耳,时无可名,亦名之曰太极,言此以示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这是陈鑫从太极拳方面来解释「无极」和「太极」,也就是说明心静用意。练太极拳时,在未动之前,要端正姿势,呼吸自然,意存丹田,摒除杂念,耳如不闻,视而不见,是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的状态,然后觉得全身都安排妥了,俗语所说的都「落位」了,同时自己觉得已经心平气和了,然后可以开始动作。既动之后,要全神贯注地不断用意来引导每一动作;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时要上下相随与内外合一,都是用意来指导完成的。

初学拳时,由于要边想边做,往往顾此失彼,精神容易紧张,经过相当时间的练习,等到动作熟练以后,思想就能专一,心意自然会静下来,达到心静用意地步,不论在健身和技击方面,纔能得到效果,所以这个心静用意的原则,在太极拳锻炼过程中,始终要遵守的。

(二)以气运身

心静用意是练太极拳的首要原则,上面已经把如何叫作「意」,和用意的方法说明了。如果能够用意,就能行气,再进一步讲以气运身,先要说明的,「气」是什么﹖所谓︰「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气」,不是我们平常那种肺呼吸的空气的「气」,是一种内气,是在人身经络中通行的气,中医称作「元气」或「正气」,认为是从母胎中秉承下来的一种先天气。
这种「气」陈鑫称作「中气」,他解释为人所秉受于天,本来之元气,称之谓「太和元气」,是一种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气」,是一种不刚不柔,至当却好的「正气」。陈鑫又说︰「气之在体,无不充周,而其统率在心,心气一发,能先听命者,肾中之志;心机一动,志则顺其心之所向,而五官百骸皆随之而往焉。」此即说明「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道理。

练习拳架时,如意欲将手向前按时,就先要有向前按的想象,如要欲沉气,就要有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想象。这样认真地天天心静用意练习,功夫日久就会使有关部位的神经有着相当程度的兴奋状态,导致气血循环加速,经膜和毛细管扩张,开始觉得发热、发胀或出汗,手指肚平时比较饱满;渐渐手臂也觉得软绵膨胀,有时有麻酸的感觉,指尖有时有针刺的样子,这是开始换劲的阶段,所谓旧力渐去,真劲渐生的开始。再下功夫,手前按时指尖觉有无数微针似乎从指尖内往外透发,背脊和臂腿中似有气流在流转,这就是到了所谓「意之所至,气即至焉。」的境界。也就是做到了「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亦就能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了。劲是从锻炼中得来的,是无力的力;人的本能用力的力,是无须锻炼的,但是力是呆拙的;锻炼出来的劲是灵活的,力是僵硬的,劲是有弹性的;力是像铁棒,劲是像钢炼,这是大概的比喻。劲是从功夫中产生,不是勉强可以获得;因为功夫的深浅是无限量的,所以劲的究竟也就很难说了,因此上面所说的一些感觉,不过说明练太极拳已经走上了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正途,进入了心静用意的大门,功夫的深浅,尚在自己的练习。

二、身法中正

(一)虚领顶劲

身法中正是指打拳动作时,身躯要中正不偏。陈鑫说︰「身必以端正为本」,「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倚,虚灵内含,故不惧他推倒。」身法中正的标准和方法,是以头顶百会穴与月当内会阴穴要始终保持着垂直线,即所谓︰「上下一条线」,使身法在任何变换状况下,始终保持中正,那就重心稳当而能支撑八面,经得起敌力的打击而立于不败之地。要做好身法中正,保持上下一条线,要注意虚领顶劲和尾闾正中。

虚领顶劲照字面上讲是︰虚虚领起头顶的劲,也叫做「提顶」,与「吊月当」相提对称的。百会与会阴的上下一条线是身法中正的标准,虚领顶劲是头顶百会穴用劲的方法,是要轻轻虚虚地往上领起。所谓「顶劲」是前面所说的「中气」,即以意行气的气,向上行于头之谓,这一股气要用意来领到头顶,不领则气塌,但是也不能领得太过,太过了全身之气都在上面,足底不能稳当,而且顶部失之于硬,转动不灵,显露笨象;因之要虚领,要在有意无意之间,不轻不重,似有似无,祇要以意有一些些领住即可。领其全体之精神,令其不偏不倚,头容正则全身端正矣。

(二)尾闾正中

尾闾在人体的部位上,原来是中正的,如果在打拳动作中身法不能保持中正,前俯、后仰、左歪、右斜,那尾闾部位就呈显不能正中,身体就要失去重心垂直平衡了。因此尾闾正中成了保持身法中正的标志,它的作用好像一条船在航行中的舵,保持平衡与转动方向都是靠舵的运用。

打拳时尾闾作为动作定向的舵手,并且尾闾负担着人体的上体重量,有着稳定重心的作用。

尾闾正中在练习拳架时的练法诀窍,就是要将尾闾脊骨根向前托起小腹部(也就是丹田),脊骨根并且要向前对准脸部中间至脐的一条垂直线;凡动作向何处转动,脊骨根便须直对何处,等于对动向起着舵手的作用。这样,在转动时也就能够处处保持尾闾正中,那就能保持身法也始终中正了。

三、呼吸自然

(一)气沉丹田

练太极拳要把动作与呼吸配合,这是指太极拳功夫已经有了相当熟练的程度,纔能够做到的。倘使一位初学者连照顾手足的动作都照顾不周,那能再要求配合呼吸呢﹖再说呼吸是始终要保持自然的,所以无论练太极拳到如何程度,呼吸一定要自然。

初学时祇要在每着势成时,尽量呼气呼尽,同时放松腹部(包括小腹)肌肉,用意想象气沉入小腹深处,那就初步已经做到了气沉丹田。以后练习日久,功夫渐进,丹田沉气自然日渐充实,那就是陈鑫所说的︰「势到成时,气归丹田。」,也就是他说的︰「至于中气归丹田之说,不必执泥,但使气降于脐下小腹而已。」这样呼吸任其自然,决无流弊。否则着意逼降硬将小腹鼓气,以为如此气沈丹田,必致百病丛生,练拳原想健身,未得其益,反受其害,慎之慎之。

丹田的部位在脐下小腹,相传说在脐下三寸,但是也因人而异,所以无法说出确实的地位,祇有学者练习日久,自己觉得在小腹有充实的情形,那就是他的丹田所在。所以陈鑫说︰「不必执泥,但使气降于脐下小腹而已。」

练拳时如果能够刻刻留心意守丹田,腰部松沈直竖,那下部自然会有稳重的感觉;胸背部份的骨节和肌肉,用意来尽量放松下沉,则自然就会形成含胸拔背的姿势。含胸拔背时内部横膈膜向下舒张,自然形成横膈膜升降的腹部呼吸,有助于气沉丹田,可使上体轻灵,下体稳重。但是必须知道,练拳时不是自始至终采含胸拔背的姿势,祇有在手法引劲回收和手法运劲前进的时候,纔要用这种姿势,在定式时胸背必须平正。

这样就为了要配合开合呼吸来使胸背部的肌肉、骨节和韧带在伸缩的情形下锻炼。至于气沉丹田也不能理解为始终气聚腹部,也是要通过一呼一吸,起着鼓荡的作用,纔不致于有把气硬压到丹田的毛病而生流弊。

拔背是两肩中间的背脊骨有着微微鼓起上提之意;严格按照练拳的要求来做,脊柱在中正不偏的状态下,就可得到微微的屈伸运动,就可以有畅通经络,调和气血,开通闭塞的作用,对促进机体的消化机能和新陈代谢等都有显著的益处。

沉肩坠肘能帮助含胸拔背的自然形成,如果肩部耸起,肘部上抬,就会破坏了含胸拔背的姿势,因而影响到气沉丹田。因之气沉丹田与含胸拔背和沉肩坠肘都有关连的影响。含胸拔背在技击作用上有加强蓄劲与发劲的功能,在沉肩坠肘的配合下,可以充分发挥蓄发相变的技巧。

(二)腹部呼吸

练拳时,在全身松静,虚领顶劲,立身中正的姿势下,口唇轻闭,齿轻合,舌舐上颚,进行腹式呼吸。缓缓从鼻孔吸气,用意引导着气好像有徐徐下行的感觉,送入腹部脐下;力求自然,不能使气硬压。在吸气过程中,横膈膜下降,压挤腹腔内脏器官,腹部随之隆起,肛门也自然收缩,随即缓缓从鼻孔呼气,呼气时横膈膜上升,下腹部随之回缩,肛门括约肌自然随着呼气而放松,一呼一吸,毫不勉强。呼吸时肛门括约肌随着一松一紧,松的时间比较长,紧的时间比较短,有助于防治内痔、便秘和遗精等病症。经过气沉丹田的呼吸运动,横膈膜的一上一下,带动内脏作轻微的按摩运动,可以促使生理机能活跃而得保健袪病的效果。

上面所说的腹部呼吸,吸时横膈膜下降,腹部隆起,呼时横膈膜上升,腹部回缩,这是所谓腹部呼吸的正呼吸;如果吸时横膈膜上升,腹部内收,呼时横膈膜下降,小腹外凸,这是腹部呼吸的反呼吸;因为吸时腹部虽内收,但气聚于丹田,而呼时部份气从鼻孔呼出,部份气沉入丹田,部分气流行于脐部神阙穴,气在腹部鼓荡滔滔不绝,丹田始终充实,因之这种腹部反呼吸,亦叫丹田呼吸;打太极拳到功夫深时,能够做到这种呼吸法,发劲亦可以滔滔不绝。陈氏太极拳是主张用腹部反呼吸的。
打拳动作要与呼吸配合,但是要自然的配合,不能有丝毫勉强。初学时祇要在动作过程中觉得呼吸通畅,毫无憋气的感觉,那就做到了呼吸自然也就对了。等到动作熟练正确以后再逐渐做到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动作熟练,呼吸顺遂后,就能够调节呼吸,控制呼吸。所谓调节控制,就是到那时能够依拳势速度的快慢和幅度的大小来把呼吸配合得很自然。

打拳练架用腹部呼吸,呼吸要自然,能自然配合动作后,也就能依着动作的开合虚实来提高呼吸的强度与深度,在呼气时动作能沉着,在吸气时动作能轻灵,那就能达到太极拳的轻灵与沉着,这是与呼吸有莫大的关系的,但是要切切记住呼吸要自然,纔能避免发生弊病而步入成功之途。

四、轻灵贯串

(一)一气呵成

太极拳动作要轻灵,神气要贯串。陈鑫说︰「打拳者,手极虚极灵,物有挨着即知,即能随机应之,不惟手,即背面全身尽是虚灵。」「胳膊之往来屈伸,如风吹扬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又说︰「上着下着,一气承接,勿令神气间断。」陈鑫所说的虚灵是比轻灵更为深奥,轻灵的轻字,尚可以意会到动作不要用力滞重,至于虚灵的虚字,不易捉摸,或以为即是与实字对称之虚字,那就不对了。陈鑫又说︰「能敬能静,自葆虚灵。」又说︰「且心一虚,则全体皆虚,惟虚则灵,灵足以应敌。」可知陈鑫所说的虚字是从敬和静来的,打拳上场心中能敬能静,自然心意虚而全体皆虚,动作轻灵了。

动作轻灵了,进而注意每一着姿势的起承转合,起是发势,承是接笋,转是变换,合是势成。其中的主次先后要细心体会,辨别清楚,尤其在动作中间不可有停顿之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都要和顺一致,不先不后,做到着着贯串一气呵成。

练习拳套开始起势极为重要,起势起得好,以下一着一着接连下去,其间各着的起承转合便可觉得机势灵活。每着如何起,如何落,如何变换,如何接笋,须要仔细揣摩。这是祇可以意会,无法言传的地方,务须注意。到每着定式时,要似停非停,停而不停;前着将停要静止时,下着之机已动,这就是所谓「阴极阳生,阳极阴生。」和「阴阳互为其根」的理论具体表现。着与着之间的动作承接连贯,能够连续不断,不呈现僵滞,这是在内先要用意来绵绵不断地指挥着动作,纔能使动作也绵绵不断地动着毫不间断,而在外显露着神气贯串。因之打太极拳自始至终有一气呵成之势。

(二)劲断意连

上着与下着之间的接连,在内固然有意来指挥着,但是在上着发劲之后,劲是要有瞬息间的中断,在这瞬息间的劲断,怎样接续下去呢﹖那就是在手法上要有折迭,在步法上要有转换。纔可以使在劲断意连的状况下断而复连,滔滔不绝。

在手法上一个动作运劲到尽头,将要做下一个动作之先,如果下一动作是要向下和往前,那就要先向上一折,再往后一迭,这样就可以与下一动作的劲很自然地连接上了,这就是折迭。也就是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前必先寓后的理论。在步法上的前后动作以及进步和退步,不能直进直退,要走弧形进退,纔可以把腿部的劲连接起来而成为连贯的圆劲,可以使步法的进退自如。这样步法的进退,就是转换。

练架在全套动作的过程中,由圆而方,方而圆,方圆之间,上肢以折迭,下肢以转换来连接得天衣无缝。因之动作可以做到圆满、灵活、不凹、不凸、无有缺陷、不起棱角。在应敌时再配合身法的中正不偏,不越界限,就可以走化粘依,不丢不顶,处处圆满灵活,这就是劲断意连,神气贯串的效果。陈鑫所说的劲只能贯到九分,神气要贯到十分,其中就含有折迭转换的意义和劲断意连的境况。其关键就在留下的一分劲之变换,也就是内劲转换不令人知,运动圆满,毫无缺陷,神气鼓荡贯串,是操胜算的练法。

五、运转缠丝

(一)顺逆缠丝

太极拳的所以异于其它拳术的,不在于动作的缓慢,因为太极拳也有动作快的时候,也不在于手法用劲的柔和,因为太极拳也有手法用劲刚的一面,其不同特出的是一种运转螺旋的缠丝劲。大家都知道太极拳的动作是走弧线成圆形的,但是单纯的弧线圆形是没有螺旋的作用的,一定要在圆圈之中,蕴藏着一种好像螺丝似旋转的劲道,才能称之为缠丝劲。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精华,太极拳的能够以小力胜大力,以慢胜快,全在于有了缠丝劲。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的一种独特的练法,陈王廷的拳经总歌开首两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就是指这个缠丝劲。

螺旋形的动作,由内往外转而向前进的是顺转,由外往内转而向后退的是逆转,因之缠丝劲在基本上分为顺逆缠丝。在整套拳架中的每一手动作,都是由这顺逆两种缠丝劲,错综复杂地变化着;因为各手的动作动度不一和方位的不同,而分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大缠、小缠;进缠、退缠等五对,这是根据陈鑫的分类。缠丝劲的分类虽有多种,但除上述的顺逆缠有关缠丝的实质外,其余的分类不过依照拳势而形成,在方位大小上说起来有这些分类而已。

陈鑫说︰「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中气就是平素练习拳架锻炼出来的内劲,内劲发源于丹田,动则劲由丹田发,静则劲归入丹田。由内而外的顺缠,内劲随着动作运转缠绕到四梢(两手尖与两足尖),由外而内的逆缠,内劲又随着动作循原路运转缠绕而归入丹田。顺缠大部是蕴藏于掤劲之内,是属于呼气、发放;逆缠大部是蕴藏于手履劲之内,是属于吸气、蓄收。

太极拳于对敌时,搭到敌方能够随屈就伸,能够避实就虚,微微转动,随化随发,以及有一种绞来绞去的劲,拿住对方不能转动,进不得进,退不得退,都是缠丝劲的妙用。陈鑫说︰「耍拳缠丝劲作何用﹖盖硬与人直接者则人易躲闪,易离去,惟以柔接之,则人易其柔软而心不惧,心不惧故不躲闪,惟以其柔软缠丝法接之,未粘住人身则已,如粘住人身,则人不能躲闪;躲则以手跟之,如漆胶粘硬物,物自不能躲闪,离则以缠法缠绕其肱,如蜘蛛以丝缠蝇,又如已上之螺丝,欲硬拔去不得。故未粘住人之肱则已,如既粘住,则吾以缠丝法捻住其肉,当缠而绕之、沾之、连之、粘之、随之,令其进不得进,进则前入坑坎;退不得退,退则恐我击搏,故不敢硬离去。此缠丝劲之在拳中最为紧要妙诀也。」由此可知缠丝劲的奇妙,至于操练的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每一动作中,除走弧线的圆形外,四肢和身体各部都像螺丝般地旋转着,形成手圈、肘圈、肩圈、胸圈、腹圈、膝圈、胯圈、足圈等无数的圈;做起来是非常错综复杂,非笔墨所能尽述。至缠丝内劲之运行,如陈鑫所举懒插衣右手例︰「由心发起,过右乳,越中府(手太阴肺经穴,在乳上第三肋与四肋间。)踰青灵(手少阴心经穴,在肘上三寸许。)冲少海(手少阴心经穴,在肘后五分处。)经灵道(手少阴心经穴,在掌后一寸半处。)渡列缺(手太阴肺经穴,在腕侧一寸半处。)至中冼(手厥阴心胞络经穴,在中指尖端。)少冲(手少阴心经穴,在小指内侧。)少商(手太阴肺经穴,在大指端内侧。)诸穴止。」是由内向外翻转的顺缠丝劲,上述经过各穴,亦不过说一大概,实际操练起来是视功夫的深浅,由粗而细一层深一层,所谓沿路缠绵,极其细致。

(二)手足缠劲

缠丝劲在基本实质上分为顺缠和逆缠,手足的配合是一顺的,就是右手顺缠,则右足亦为顺缠,如果手是逆缠,则下面的足亦是逆缠。因之在全套拳架动作中,虽则缠丝劲变化复杂,但是手足的缠丝,总是一顺一逆,或是双顺,或是双逆,祇有此三种情形,但是此三种缠丝,在全套拳架中不断地错综复杂变化着,绞来绞去的运转,连贯地缠绕着。右手与右足和左手与左足的缠丝必须要分别上下相顺,不容相逆;如果发现了相逆,那劲道就别扭不顺,这是检查走架是否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和标准。

手足顺逆缠丝劲的辨别,最简明的标准是,手心往外转向上为顺缠,手心往内转向下为逆缠,这是手的顺逆缠丝;膝盖往外转为顺缠,膝盖往内转为逆缠,这是足的顺逆缠丝。走架时手足缠丝的运行,以运手为例如下︰

由单鞭接演运手,假定面向南,右手从西收至右乳,顺转而上,复运到西转一圈,右足收至左足边;左手即从东起,下转半圈,收到左乳边,不停,左手即由左乳上而顺转半圈至东方,是时左足向东开一步;右手即再从西收回到右乳边,下面右足随右手自下转半圈,收到左足边;右手到西,左手即到左乳边,左手运到东,右手即收到右乳边;左足向东慢弯开步到东,右足即由下转收到左足边;如是左足向东开三步,右足随之跟三步。关于缠丝劲是双顺转双逆的缠丝,并且是左右、上下和略向里外的双顺双逆缠丝,成一个立体圈。缠丝劲的运行,手是前半圈是由腋里边向外斜缠到指,后半圈是由运出回来自外斜缠到腋下;足则前半圈由腿根内向外缠到趾,回来自外向里缠至腿根。

缠丝劲的运行,陈鑫在他的著作中是以经络穴位来说明,可见对于人体经络的畅通和气血的流转有很大的益处,可以达到增强体魄和强健体质的目的,至于技击方面,可以提高缠绕粘随,引进落空的技巧。
初学时对于缠丝的转圈幅度要大,练习日久后转圈可视功力逐渐收小,小至没圈;所谓由大圈练至小圈,由小圈练到没圈,所谓没圈,仍有圈意。是由极小的圈练到外形上看不出有圈,是只有圈的意思而没有圈的形式,是由有形而归于无的境界,这种境界祇有下苦功经长时锻炼纔能做到。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