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的动静

太极拳是通过身体动作去协调人的身心关系的。从客体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动静开合;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形神体用。本文根据前人及时贤的有关论述,结合个人练拳体会,试从客体的角度对太极拳的动静开合作综合的简要分析。
关于动静
动静是标示事物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的一对矛盾,用以描述事物在时空运动中的总体特征。在中国文化中,动静范畴是指事物的运动和静止,并具有多层次和多侧面的实际内涵。首先,动静作为事物存在的两种形式或属性,是相依相分、不即不离的对立统一。动是指事物自身所具有的能动变化性;静则是指事物自身所具有的质的稳定性。其次,动静又指事物的变化和寂静状态,变化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突破了原有规定性,或在向这种突破推进;寂静则是指事物“寂然不动”地维持其自身规定性,事物只有通过寂静才能呈现自身形态和特性,因而变化应表现于它的反面亦即寂静之中。最后,动静还指事物的进程与归宿。动是表现事物发展历程中过去、现在、未来的时态推演,静则表现这种时态推进中的终止间歇。

在中文里,“动”的本意是动作。  《说文》曰:  “动,作也。”引申为发、为行、为感等义。而“静”的本意则是不争,协调不争而心平性和,便是静的意思。  《说文》训静为审也。《玉篇》训谋也,  《广韵》训安也、和也。都是静的引申义。古书每以静与靖通用。靖,《说文》:  “立,靖也。”靖,亭安也,义近。体育运动首先表现为外在的人体动作空间位移以及内在的生理机能之间的协调配合活动。这种以人的生理组织结构为基础的人体各生理组织结构之间的协调活动,其本质特点当然是动。太极拳中的基本功、盘架子、器械和推手、散手等等,也无一不是动。但这种动又不是别的什么“动”,而是人体各生理组织结构间协调一致的动;而这协调一致,从哲学上来讲便是一种平衡状态,亦即相对的静。这相对的静同样是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方面。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平衡协调,任何体育运动都无法进行。而且,任何体育运动的身体动作,又都有起止始终和间歇断续,不可能按原样永无休止地持续下去。从这方面来说,静也是必要的。所以,任何体育运动都是动和静的统一体,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从空间角度说,有的是整体“动”、局部“静”,也有的是这一部分器官“动”,那一部分器官“静”;从时间角度说,有的是此一时“动”,彼一时“静”,有的则是此一时“静”、彼一时“动”;从表现形式说,还有的是“似静犹动”,有的是“似动犹静”。总之,动和静的各种形式的组合、连续与统一,构成了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动作、手段。在体育运动中,动和静的地位是不相同的。从总体上讲,动是绝对的、主导的,而静则是相对的、从属的。但就每种运动的具体形态来说,其动静方式并不一致。所以从其外在特征上讲,有的体育运动手段以“动”为主,有的则以“静”为主。由此使得体育运动动作有动力型和静力型之分。例如跑步、跳跃、球类等就属动力型;而外静内动的气功、桩功或各种平衡造型就属静力型。研究动和静的对立统一,恰当地组合动和静并使之优化,是体育运动技术的重要内容。

太极拳是种“松静为本”“动静相兼”“以静御动”“动中求静”的身体运动。它一方面区别于外家拳术和体操一类追求外壮的动力型运动,另一方面又区别于“静中求动”的静坐、桩功等强调内强静力型运动。太极拳在行功走架表现动静关系时,起码有这样两个层次:第一,它强调动静的相分不杂。《太极拳论》一开始就以太极为“动静之机、阴阳之母”,描述它怎样从阴阳判分、动分静合地进入“一气流行”的给定运动状态。据此盘架子时,先是强调无极预备势的那种“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手足无舞蹈、身体无动作,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混混噩噩、一气浑然者也”的“混沌一体” “寂然不动”的状态;然后神意一领,  “感而遂通”“丹田内转” “水火交泰”(“心火与肾水”相交)、“清气上升、浊气下沉”(即“神往上升,气往下沉”,操作上表现为“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的上顶下沉、身肢放长,形成“顶天立地”之感),以及前后“领劲点”和“发劲点”的分化和两端拉开、对拉拔长,通过起势由静到动、动分静合地进入“一气流行”的演练状态。在整个盘架子过程中,又动静相继,循环往复,十分讲究“势有区别”和“势势相承”,各个招式动作“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定势和过渡动作之间的起止间歇,一定要干净利落地交代清楚,千万不要“拖泥带水”地纠缠在一起,但又要行云流水般连贯起来,不要形成凸凹断裂,表现出一种“动静循环,岂有向哉”的平稳节奏感,使整个运动过程产生出一种“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美学特征。最后收势时,又气收丹田、万籁俱寂、返本还原、复归无极。第二,它又强调动静的相依不离。整个行功过程中,不但要注意“静极生动,动极生静”的动静互相转化,而且还注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相济互补。它的最高境界是“动中求静”的祥和肃穆。在演练过程中,它强调“上下相随,前后相连,左右相照,内外相合”,表现出松、稳、慢、圆、柔的整体协调、均匀、和谐的运动特性。即使有些太极拳派主张盘架子时要快慢相间,是有快有慢的非匀速运动,但其动作及节奏组合也都要求协调平衡,错落有致,而不能倚轻倚重,杂乱无章。这就相当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那种“以动寓静”和“以静寓动”的美学特点。

从太极拳防身护体的应敌原则角度看,其动静则有“静以含机、动以变化”的功能性关系,因而在操作上也就有“静尚势,动尚法”的基本原则。由于太极的变化是无端的,所以太极拳的“静”绝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积蓄力量和寻找机势;太极拳的“动”也不是没完没了地消耗体力,而是物来顺应、适可而止地改变自身状态,以求“我顺人背”。所以,拳论中有“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的说法,强调动静在敌我关系中的相通和转化。太极拳是种“以静御动”“后发制人”“舍己从人”“借力打力”的技击技术,深得古典兵法攻守进退、主客奇正的神髓,无论动静都因敌变化、权宜使用、相生相济、出奇制胜。孙膑云:  “静为动奇。”以静制动在兵法上就是“出奇制胜”。《兵垒》云:  “兵,武事也,而以静为主。静则无形,动则有形。动而有形,必为所擒……是故圣人贵静,静则不躁,而后能应躁。彼有死形,因而制之。”《尉缭子》日:“‘兵以静胜’,甚哉,兵之不可轻动也,况妄动乎?”个人对抗跟战争一样,不动时要像山岳,使人难以窥测,动起来要像江河,一泻不可挡。与此同时,还要以自己的严整等待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冷静来等待敌人的轻躁。孙子云: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太极拳通过沉着冷静的问劲和听劲来因应知机,并由此而形成自身动静之势,用《周易》的话来说,这就是要“动静不失其时”,一切“见机而作”也。

从操作状态的角度来看,太极拳的动静关系也是多层次的。就人体从肌肉到内脏的整个组织结构来说,它表现为松弛与紧张松、稳、慢、圆、柔的整体协调、均匀、和谐的运动特性。即使有些太极拳派主张盘架子时要快慢相间,是有快有慢的非匀速运动,但其动作及节奏组合也都要求协调平衡,错落有致,而不能倚轻倚重,杂乱无章。这就相当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那种“以动寓静”和“以静寓动”的美学特点。

从太极拳防身护体的应敌原则角度看,其动静则有“静以含机、动以变化”的功能性关系,因而在操作上也就有“静尚势,动尚法”的基本原则。由于太极的变化是无端的,所以太极拳的“静”绝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积蓄力量和寻找机势;太极拳的“动”也不是没完没了地消耗体力,而是物来顺应、适可而止地改变自身状态,以求“我顺人背”。所以,拳论中有“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的说法,强调动静在敌我关系中的相通和转化。太极拳是种“以静御动”“后发制人”“舍己从人”“借力打力”的技击技术,深得古典兵法攻守进退、主客奇正的神髓,无论动静都因敌变化、权宜使用、相生相济、出奇制胜。孙膑云:  “静为动奇。”以静制动在兵法上就是“出奇制胜”。《兵垒》云:  “兵,武事也,而以静为主。静则无形,动则有形。动而有形,必为所擒……是故圣人贵静,静则不躁,而后能应躁。彼有死形,因而制之。”《尉缭子》日:“‘兵以静胜’,甚哉,兵之不可轻动也,况妄动乎?”个人对抗跟战争一样,不动时要像山岳,使人难以窥测,动起来要像江河,一泻不可挡。与此同时,还要以自己的严整等待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冷静来等待敌人的轻躁。孙子云: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太极拳通过沉着冷静的问劲和听劲来因应知机,并由此而形成自身动静之势,用《周易》的话来说,这就是要“动静不失其时”,一切“见机而作”也。

从操作状态的角度来看,太极拳的动静关系也是多层次的。就人体从肌肉到内脏的整个组织结构来说,它表现为松弛与紧张的相互作用与转化。就人体大脑神经系统来说,它则表现为兴奋与抑制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而这两个方面,又是互为因果地紧密耦合在一起的。所以太极拳在行动时,特别讲究“意动神随’,“精神领先”“手眼相应”“节节松开、节节贯串”,亦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劲到”。这就是说,太极拳的动不仅是简单的外在形态的动,而且首先是内在所谓“意动”“气动”“劲动”的紧密结合和有序展开。所谓“一动无有不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身体外部各个部分都在动(这种动的效果是涣散的、无威力的),而应理解在意气统领下,内劲通过外形表现出来的内外协调、节节贯通的“整体运动”。同样,太极拳的静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身体外形的静止,而应该认识到这种静是在精神高度集中下的镇静,是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根据外来信号做出反应的冷静。所谓“一静无有不静”,应理解为全身处处调整好了,达到浑然一气、周身一家、蓄势待发的状态。也只有这种静,才能产生使对方不战自怯的威慑力量。由此可见,太极拳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人对动静的调节控制而不是动静形态本身。这种对身体动作加速或制动的动是有节制的动,亦即静中之动或以动求静。它在本质上是倾向于静而不是倾向于动的。人们常说太极拳行动时要“心静体松”或“神舒体静”,这在事实上都是一回事,亦即都是强调行动时的身心自我调控,只不过前者强调意念调控,后者强调动作调控,或者说前者强调操作方式,后者强调综合效果罢了。最后,从价值取向即追求目标来看,太极拳讲究松静为本,

返璞归真,动中求静,复归无极。太极拳最后且最高的追求就是“求虚静”。在这里,动是因,静是果,动是手段,静是目的。拳谚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又云:  “技到无心十分真。”在心理上,太极拳“默识揣摩”,所追求的是一种古人所谓“虚壹而静”的“大清明”境界。这是一种区别于西方激烈型“迷狂”’的东方宁静式“沉醉”状态。太极拳从“用意”开始而终到“无意”结束。有人认为,这是回复到先天的本能。但在事实上,它却是进入到后天经验积淀而形成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看似毫无感情,其实只是没有感情的选择性,而把感情扩散到整个空间,而因是一种最为幽微广远的感情;这种“无意识”,看似毫无意识,其实只是没有意识的局限性,而把意识开放到无微不至、无广不容的程度,因而是一种最为清明透彻的意识。中国道家理论认为,只有这样的精神状态,才能体验到作为宇宙本体的“道”,亦即所谓“得道”。至此,太极拳外在招式劲力跟内在的性情志趣完全融为一体,呈现出“一派生机”得心应手的自然流行。太极拳这种贵柔主静的价值追求,是跟它所本的道家宇宙模型是一致的。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日复命。”在中国文化中,宇宙模型跟人体模型是同质同构的。所以,后来的气功养生家和太极拳家也就借用了这套理论,并在这个基础上构筑起自己的整个操作体系,引申出一整套区别于西方体育运动的身心协调技术。这套技术的机理当然仍然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探讨,但实践已经证明,它确是一套极高明的养生和自卫技术。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