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练气”和“气功”

练气是太极拳传统练法之一。由于绝大多数的人对于这个“气”的认识不够,或敬而远之,或歪曲附会,使得这“练气”之法显得神秘而无从下手。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气”。“气”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人体呼吸意义上的气,如拳中的气沉丹田的气等,其二为精神观念上的气,如中国哲学、美学中的气韵、个人的气质等。而我们所说的这个气,便包含在这二者内容中。

我们常说“拳如其人”,如何理解?世间人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于是也就有了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拳艺。这是练气一法存在的合理之处。太极拳的气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拳家先天的禀赋;二是拳家后天所受的熏陶、教育、读书、为人、阅世等综合修养;三是拳家生存状况,所处环境的影响与制约。经已故著名太极拳家洪均生先生传授,我将其归纳为:一、生命精气;二、拳学灵气;三、宇宙元气。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于拳家本人则是自然而然地贯穿在其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的拳艺修炼的过程中。相对应的,又具体而微地体现在拳家宇宙观与世界观之中。

在一套拳法中,气具体体现在演拳动作的表达上,即拳势的配合、套路的结构、意境、呼吸等诸多因素。演拳风格多样化、复杂性,也决定拳家个人风格的不可复制性,哪怕是父子、兄弟或师徒。因为,各人的人生经历不同,知识学历不同,所处的周围环境不同和遗传禀赋不同……即使临摹同一老师拳势,诸多的不同则必然造成演拳形体语言理解与表述的不同。故而表现的貌似,掩盖不了气息的不同,这就是为何具有行拳规范之气的洪均生先生学仿陈发科师爷,虽然技法无可挑剔,但与陈发科师爷行拳中浑圆、厚重的气息有所不同,仿练仍有迹可寻的原因。也正是有如此诸多不可调和的不同,故而才有异彩纷呈的个人气息的呈现,如陈发科师爷行拳的沉雄圆转,洪均生先生行拳的文静高雅,陈照丕先生行拳的温雅清逸,陈照奎先生行拳的劲刚。

对太极拳“练气”的把握并非易事,不然也就不会产生如此多的歧义,但练气也并非不可学,历代太极拳家大多勤学苦练,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信息;多学多练,对历代太极拳家的论文分析验证;找来拳家的拳照,大量反复地学看,加深对其认真研练;对于拳家留下来的文字或他人所作的传记生平去读一读,对其人其事了解深入,自然对他的“练气”也会熟悉起来,清晰起来。

练气有一个勤学苦练积累经验的过程,如此举一反三,我想,对于练气,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产生的。

太极拳的“练气”和“气功”,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历史悠久,人民喜爱。对于强身健体,陶冶情操,防身御敌以及丰富文化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是我国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古至今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而且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特别是太极拳,从创始那一天起,就与气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有人提出太极拳是武术,气功和太极拳不能混为一谈,认为“两者毕竟有着各自的渊源及其发展的道路”。这种看法笔者认为很有研究讨论必要,因此,,根据自己40余年练习陈氏太极的体会和浅略的见解,说明如下:

一、太极拳和气功的关系


有关太极拳和气功创始,古今记载,一致认为气功比太极拳早。气功,在我国流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有关于人类生命运动规律的论述,便可找到气功的踪迹。古传“导引练气”,是导引中的呼吸运动(见《庄子·刻意》)。气功,古称“导引”、“吐纳”、“道生”、练气”、“服气”、“调气”、“静坐”等。古人用来养生,强调生活节制,有规律,内外锻炼相结合等基本要求,起到养神、练形、调气等作用。

太极拳创始有几种说法:有唐代许宣平,宋或元末明初张三丰,明末清初陈王廷等种种说法,根据历史学家唐豪先生的考证,我认为陈王廷创拳的说法较为可靠,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陈王廷创太极拳时所参考的文献。

陈王廷在他所写的遗词中有这样几句话:“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廷》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黄廷》一卷是什么书?是指晋代流行的道家尊崇的经典名著。《云笈七笺》有《黄廷内景经》、《黄廷外景经》、《黄廷遁甲缘身经》三种,此外道家所载尚有《黄廷养神经》、《黄廷中景经》、《黄廷五脏六腑真人玉轴经》等数种,为什么叫“黄廷”呢?  《云笈七笺》云:“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指的是脑中、心中、脾中、位中,故曰:‘黄廷’。盖为道家养生练气之论也。”魏晋时期盛行“行气导引”。所以荀悦写的《申签·俗嫌》说:“邻脐二寸谓之关,  关者所以关藏呼吸之气………故道家常致气于关,是谓要术。”这种练气养身的方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称为导引,就是呼吸运动和身躯运动相结合的一种体育医疗方法。根据《庄子·刻意》李颐注,导引就是“导气令和”和“导气令柔”。这恰当地说明了组成导引这一运动方法的特点和要求,由此来看《黄廷经》是属于养生之类的书籍。当时陈王廷随身携带《黄廷经》闷来时造拳之举,说明此种书籍对陈王廷造太极拳有着深刻的影响和重大的作用。

今考察研究陈氏老架太极拳一些动作,都与古代导引有相同之处。如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中,有燕行图,两手在腹前上下左右相合,随后两手皆内旋,一手上举,反手亮掌;另一手转臂下按。这个动作就与陈氏太极拳“白鹤亮翅”势相似。惟导引术皆左右交替而已。由以上的资料可以证明,陈王廷创造太极前,是把古代养生的导引术吐故纳新,着重内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出陈氏太极拳,这是陈王廷所创造太极拳的特点。但是有此拳家竭力地反对太极拳和导引练气养生相结合的说法,认为“两者毕竟有着各自的渊源及发展的道路,似不宜混为一谈”。过分强调太极拳技击性,忽视太极拳导引养生作用,这是值得研讨的,太极拳和气功密不可分,不但从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说明这一点,而且从陈氏后代所写的有关陈氏太极拳的著作中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陈氏十六世陈鑫先生在《太极拳拳谱》中说:“中气贯足,精神百悟,临阵交战,切忌先进,如不得已,浅尝带引,静为待动,坚我壁垒。”又说:“病行诡计,严防后侵。”这些论述都说明太极拳的技击性,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注意到太极拳的气功养生作用。陈鑫先生在《任督脉论》中说:“盖人能明任督以运气保身,犹明爱民必安国。民毙国亡,任衰身谢,是以上人行导引之术,以为修仙之根本。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太极拳《十三势行功歌诀》中也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些都是太极拳导引医疗的养生术,两者虽然各有其独特之处,但是它们可以互相结合取长补短,融为一体,这正是陈王廷所创太极拳的特点,也是陈王廷的独创。

目前有些人只知道太极拳是一种武术,而不知道太极拳从创始至今都包含着一种气功运动,原因就是对太极拳的特点和锻炼要领没有足够的认识。

二、从太极拳要领来谈气功与太极拳的关系

什么是太极拳呢?我认为太极拳是一种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结合、内外统一的内功拳。内劲就是蕴于体内的一种劲。关于太极拳的内劲,陈鑫先生认为:“以意行气,轻轻运动,发于丹田,运行骨缝之内,再由骨缝运于肌肤,贯于四梢(两手尖、两足尖);复归于丹田,缠绕往来,轻灵圆转,逐渐产生一种绵软而又沉重,外似棉花,内如钢条的一种劲;功夫越深,内劲的质量越高。”武禹襄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这些也都说明太极拳要领之一是意气合一和以气功为基础进行肢体运动。如单鞭一势,左手运掌,意识在引导动作,掌到终点时,气要贯注于中指端。那么,太极拳练习中的“气”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人认为“气”即指呼吸,这不完全对,我们稍有点生理解剖知识的,就知道呼吸只能在肺部运行。所谓练太极拳感觉出来的“气”,是由于人体感受器官感受到内外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兴奋冲劲,并沿着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皮层的一种反映。上边陈鑫先生提到的“行气发于丹田”,也就是练太极拳经常坚持做到的“气沉丹田”,这些都是练太极拳的要领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丹田”?什么是“气沉丹田”呢?“丹田”一般来说就是小腹部位,较具体就是在脐下二寸左右。人们在练太极拳时,在小腹部位有温热等特殊感觉出现,把这个感觉的部位称作丹田(道家有练丹之说的部位)。又由于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古人称作“练气”,即用呼吸的锻炼来达到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等功用,要求在练拳时做到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结合,要做到这些要求,练拳时,必须全身松静圆转,虚领顶劲,立身中正,口唇轻闭,齿轻合,舌抵上颚,进行腹式呼吸,缓缓从鼻孔吸气,用意引导气体,使横膈膜下降,腹腔内脏感受器官受到刺激,产生一种温柔压挤按摩的感觉,这就是所谓“气沉丹田”,有人称“气沉小腹”。由此,可见太极拳和气功是有着密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练太极拳做到练气用意

1.内外兼修

练太极拳做到练气用意必须注意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内外兼修,用意不用力,既重意又重形。要做到眼、身、步、手协调一致,配合恰当。

2.注意呼吸

练太极拳要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每练一拳势,起落旋转,呼吸自然,呼吸时鼻口兼用,不可勉强。虽有“口呼,鼻吸之法”,但因人而异,不可做作。用意识指导动作,调节呼吸。也就是说动作与呼吸要均匀协调,逐步做到呼吸“悠、匀、细、缓”,动作连贯圆和,速度均匀,周身一体,一气贯通。

3.体松心静

体松心静是运好气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运动要领之一,所以运用和掌握它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体松心静就是练太极拳时,做到头、躯干、四肢等部分进行放松自然活动。具体说来,就是保持全身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都应处于自然、舒展的状态,但又不是松懈无力,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的情况下,使身体有机体各个部分器官系统尽量放松,以达到周身协调,巧于用力,善于用意。

所谓心静,就是练太极拳时,端正姿势,呼吸自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排除一切思想杂念。耳如不闻,视而不见,周身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的状态。不论动作简单或复杂,姿势高低,要始终保持思想高度集中,专心练拳。保证心理上安静状态下做到“用意不用力”、“意到身随”,从而使意识、动作和呼吸三者密切配合,起到全身上下、内外全面锻炼的作用。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