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劲”的认识?

要练就一身绵里裹铁的内力,达到刚者如铁、无坚不摧,柔者似绵、遇力则空的功夫,是我们每个习武者所追求的目标。无论何门何派、何种拳术,万法归宗,求的都是同一个目的:以柔克刚,以巧取胜,战胜对方。为达此目的,各位武术前辈苦心钻研,都总结出了精湛的理论。笔者习武多年,在姜家拳宗师孙书秀老先生的谆谆教导下,也渐有长进,逐渐明白一个道理:练武不懂拳理,不懂劲道,只练套路招势,最终也是能用不得法,技不如人。只有明白拳理、懂得劲道才能万法归一,以不变应万变,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下面,笔者将多年来习拳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劲道的粗浅认识和理解道出,以期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习练武术,归根结底就是要掌握阴阳平衡,将自己周身练成浑元一体内劲,劲力在神意调动之下,能用到哪里则集中在哪里,运用自如方是目的。然而,这个“劲”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在笔者看来,无论对方怎么用力,自己总能保持主动,能制于人而不被人所制之力就是“劲”。这个力也可称自然力、先天力、浑元力等。其特点就是内外如一,力达梢部,灵活多变,用哪哪有,达到对方摸我不着,但我却可击穿对方外形上看不见的东西,也可简称为“内劲”。

要练好内力,“松”是关键。肌肉绷紧,身心用力是习武之大忌。肌肉是气囊,如同海绵,紧如挤扁拧干,气血不存;放松则如水饱满充盈,气血顺畅,力才宜达梢部。不松关节则不活,不活则不宜转动走圆,不走圆怎能化解来力。所以说,“放松”是习武者修养内功的关键。放松,也是为击发惊人的寸力铺好道路。不会放松,有力枉然使不出。

不少人都为松不下来而发愁。怎样才能放松?是不是肌肉放松了就算放松?怎样才能算放松到位?笔者的体会是:放松是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左至右的全方位的整体的放松。而一般练习者常犯的毛病是:①皮肉松而骨不松,表面上看似松了、不用劲了,但实际上还是没松下来。要松就要松至骨髓,松到似乎骨肉全无才算彻底放松。②局部放松,如肩松而腰不松,腰松而腿不松,腿松而脚不松。局部放松宜造成外三合失合、肩架散乱,形不成整体力。③外松内不松,骨肉虽松但五脏六腑不松。心不松则气不沉,心松则需神松。只有神松,肌肉、骨骼才能放松,“意”才能在体内任意驰骋。神经才能调动身体各部做所需要的运动。要达到上下贯通融为一体,则要求各大要穴微微内含,手心与脚心悬空(劳宫涌泉内含),才能力达四梢。百会穴含,才能颈竖;膻中穴含,才能含胸沉肩;会阴穴含,才能气沉丹田。周身各大穴内含,各关节微屈,才宜形成力达表皮的内外如一的浑元力。

从静态的松练到周身如一、内外如一后,怎样才能达到动态中的松,形成用意不用力呢?这也是需要一个艰苦的练功过程。武术技击上的用力和我们生活习惯上的用力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一个是靠肌肉的收缩、身心用力产生的力量,一个则是靠肌肉松弛、神意运动产生的力量。要达到后者,就必须改掉自己多年养成的习惯,如同脱胎换骨。在我与对方交手时,就是用我的平衡整体力,破坏掉对方的平衡整体力,使对方肩架散乱、手脚不合、劲力分散、浑身别扭,失去重心;而自己则要做到不论如何用力,可通过身体螺旋升降、左右转动,不断地调整身手脚步的方向,始终保持我如受力前的状态,架不乱、劲不散,可顺势而进击败对方,也可控制观察对方。遇力不见力是姜家拳要求的精华所在,也是保持松活自如状态的首要条件。怎样调整身架、保持整体如一的姿态?首先动作起点要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注下不注上、注根不注梢,下动上自动,后动前自动,自然形成一体。动上不动下、动前不动后,则会造成局部动,容易被对方挤偏,使自身失重、肩架人不乱而自乱。姜家拳常要求发力以后脚催前脚、后胯催前胯、后肩催前肩、后背催前胸。化力走撤步,先撤后步;回胯前要回后胯;要先回后肩,则须先抽后背。

对劲的运用要刚柔并济。要使柔力内外放松,须做到大穴内含,力量内蓄,使/顷力改变方向,则可体松如绵,达到遇力化解不见力的境界。而要击打出穿透对方之刚劲,且这个刚不是硬、是要有后续之穿透力,有韧性不宜折之刚,则需下一番苦功。刚劲从哪里产生,怎样才能练出来?众所周知,我们打人实际上是用骨头在打人,身体哪个部位皮肉越薄,皮肉的缓冲力越小,打人就越狠,如肘、膝、头、手背、脚背等。骨头外形上是不会变化的,但照样有骨髓,有神经,会缩会张。骨张,即骨质疏松。松则散,不聚则无力。骨头放松,浑身则松软如泥。相反,骨头收缩,则骨质坚硬。骨质坚硬如铁则无坚不摧。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骨头的放松和收缩的训练。方法就是用神意调动神经,放松要松到骨髓,收缩要收至骨髓,才可产生至刚至柔、刚柔相济的力来。骨头既然是力量的源泉,除了加强对骨骼的训练之外,还要注意对骨胳的保护。老师常讲:见血分枪,也就是说你可触及我的皮肉,但不能触及我的骨骼。骨头受制才算彻底受制。中国擒拿术正是制约筋骨而不是皮肉,骨动才算动,骨死才算死。所以,当与对方接手时,皮肉接触即知对方来力之方向,要立即去化解,万不可使骨头受力受制。骨头受力证明自己用力则无力,不再产生力量,心被对方所制。

切记只要与对方搭手,走化击发都要保持肌肉放松。走化时,放松骨骼,松下骨髓,放松肌肉,使骨骼生长出一种达于皮肉表层,既无方向,又可沾黏对方,不丢不离,不顶抗的自然接触力。检查用力正确与否,可让对方挤我而我身不偏,对方猛丢我而我自依然不动,则证明我用力正确。如我被挤偏了,证明我身上没有内含外撑之力;对方丢手后我手也随之前移,证明自己用力顶抗,使对方明了我力之方向,因而给对方有了可乘之机。发力击打对方时,我骨骼收于骨髓,肌肉依然放松,关节拔开,筋伸长,这样即可产生一种具有穿透力的寸力来。要检验肌肉放松正确与否,可看我浑身上下、内外除了神意外,有发紧之处、肌肉僵硬之处没有。皮肉发紧收缩僵硬,关节必抽,筋也必缩。肌肉僵硬使劲的发出造成了阻力。力使不出,功岂不白练了。所以,正确的锻炼筋骨皮肉的收缩与放松,是我们“劲”的运用好坏之关键。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