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拳法

中华武术历史源流悠长,具有浓厚的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和丰富多彩的精深内涵。它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历史的风风雨雨,并逐步形成了风格殊异的各类拳种流派。在众多的流派中,尤以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体系为代表性,故民间素有“少林棍、武当剑、峨嵋手,三花聚顶皆英雄”之说(其含义是指少林武术以棍法为显,武当武术以剑技为高,峨嵋武术以徒手为奇,这三家犹如三足鼎立一般,都有英武神勇之势)。

武术的特点首先是防卫克敌,然后是壮形健体,最后才是表演娱乐。脱离了武术的实用格斗性,徒具健身、表演,则不能称之谓“武术”。峨嵋拳是一种技击格斗性很强的拳术,其技击理论、内外功法别具一格,无论是一人单操或双人对操,都本着“练是为了战,怎样战就怎样炼”的原则,特别强调其技击实用性,踢、打、摔、拿四技交错渗用、惯施“五峰六肘”。其动作阴阳无常、外松内紧,充分利用一臂一趾之长,器在何处即于何处出击,形发似弹簧,走劲如炸雷,步动若猿纵、蛇窜、猫行,刚柔兼备,拳、掌、指并用。明代的抗倭名将唐顺之写的那首《峨嵋道人拳歌》即生动而形象的描述了峨嵋拳术的特点。《游身换影》为峨嵋道家武术中比较有特色的一套拳术,式至简,理至深,具有鲜明的技击含义,整个拳套共十四个招法,先简后难,但都是实战克敌的精品佳法,比较适合散手技击的爱好者研习修炼。每个招法都是单独练习、左右互换交替进行,动作刚柔巧捷,或快攻,或硬取,或巧击,或揉采,具有“手似毒蛇变多端,腿出无影步赛猿,身如三月杨柳摇,绵软小巧大开合,神鬼莫测手眼随,勇疾狠准心无情”的风格。

峨嵋武术在史料中虽有论及,但功法、拳路、理论由于受诸多原因影响,得以流传于世者甚少,且多系残篇断章,难以管窥全豹。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