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的来源
八卦掌最早不知起于何时。在《蓝□外史靖边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嘉庆丁已(二年)有山东济宁人王祥,教冯克善拳法。克善尽得其术。庚午春(嘉庆十五年),牛亮臣见克善拳法中有八方步,亮臣曰:尔步法似合八卦。克善曰:子何以知之?亮臣曰:我所习坎卦。克善曰:我为离卦。亮臣曰:尔为离,我为坎,我二人离坎交官,各习其所习可也。从这里看,八卦掌至少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清道光中叶以后至光绪六年,是八卦掌发展最盛的时期。北京一带,学习八卦掌的人颇多,董海川先生是传授八卦掌的主要人物,从学者有程廷华、尹福、宋长荣、张占魁等。我从张占魁学习有年,粗知梗概……(摘自姜容樵〈八卦掌前言〉)
程廷华论八卦拳
练八卦拳之道,先得明师传授,晓拳中之意义,并先后之次序,其实八卦,本是一气变化之分(一气者,即太极也),一气仍是八卦、四象、两仪之合。是故太极之外无八卦,八卦两仪四象之外亦无太极也。所以一气八卦为其体,六十四变,以及七十二暗足互为其用。体亦谓之用,用亦谓之体,体用一源,动静一道。远在六合以外,近在一合身中。一动一静,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体用焉,亦莫不有八卦之道焉。其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若是言练,先晓伸缩旋转圜研
程廷华论八卦拳
练八卦拳之道,先得明师传授,晓拳中之意义,并先后之次序,其实八卦,本是一气变化之分(一气者,即太极也),一气仍是八卦、四象、两仪之合。是故太极之外无八卦,八卦两仪四象之外亦无太极也。所以一气八卦为其体,六十四变,以及七十二暗足互为其用。体亦谓之用,用亦谓之体,体用一源,动静一道。远在六合以外,近在一合身中。一动一静,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体用焉,亦莫不有八卦之道焉。其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若是言练,先晓伸缩旋转圜研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