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种状态

余功保先生自八十年代开始就系统进行太极拳的研究,写作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太极拳辞典等一系列武术专著。2002年,他编著的《随曲就伸---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一书,引起国内外太极拳届的广泛好评,成为近期武术的畅销书,短时间内销售一空,又迅速再版。许多太极拳家、研究者、爱好者对该书予以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近年来难得的佳作。近期,本刊记者就太极拳的若干问题对余功保先生进行了采访。

记者:《随曲就伸》一书是近年来武术著作的一个亮点,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余功保:《随曲就伸》的目的在于尽可能阐述太极拳的部分精华,论述太极拳的理、法、术、功。该书受欢迎首先是因为太极拳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巨大的魅力。另外,最主要的一点在于,概述中收录的太极拳名家们高深的太极拳理论和实践修养,他们数十年的研修,千锤百炼所具有的精功绝技与透彻认识,他们毫无保留的系统阐述,使得本书具有了独特的价值。

记者:我看了您许多关于太极拳的研究文章,您对太极拳的文化性好像很感兴趣。
余功保:我觉得太极拳首先是一种文化,她里面蕴含着精神的要素。生活是一种经历,在这个历程中,有许多物质的体验,也有许多精神上的体验。练太极拳就是一种精神的体验过程,非常丰富,有层次,有变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感觉,这种感觉很奇妙。你可以通过非常具体的动作,肢体的运转,意念的活动,体验到非常抽象的文化要素。在那种过程中,你对文化有了一种很“实”的把握,那种感觉使你对人、对自然、对社会、对各种关系,以及生存的状态有了清晰的“和”的感受,使你感到生命状态的清晰、真切、平和与完整,所以我认为,太极拳是一种状态。


记者:“太极拳是一种状态”,这种提法很有新意。

余功保:但说的却是一个很传统的含义。太极拳有许多作用,可以技击,阴阳交错,攻守兼备;可以健身,强筋壮骨,养气和血。和生命紧密相关,人的生命就是由一个个微观的状态,组成了宏观的寿命。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和环境之间,都组成不同的状态。状态是由各种实体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健康的,不健康的,太极拳就是优化生命实体以及编织与生命相关的“和谐”的关系方法,所以研究、习练太极拳就是体验一种生命的状态。
记者:您认为很多人都能体会这种状态吗?

余功保:“状态”你体会不体会它都存在。每个人练太极拳都能自得其乐。“得其乐”就是融入状态。练太极拳不存在“刻苦”问题,“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轻灵是什么?自然舒适的状态。

记者:很多人不是一开始就会有这种状态的。

余功保:无论做什么事,开始是要立规矩的。太极拳也一样。立规矩就是“自我束缚”,拿你目前还不适应的、你不熟悉的原则来约束自己。这时候你肯定不能“自如”,但最终的目的是要解除束缚,走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自如,这就是我们练太极拳要达到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渐进的,逐步、有序、连贯地达到的。从一开始就必须有这种立意。“文无品不高”,拳无品也不会高,这个品就是你不能拘泥于一点一滴的技术、技巧,练太极拳应该有境界感,有大境界的感觉。
记者:有的人练太极拳只是想健身,没有过多的考虑。

余功保:健身就是一种大境界。对于人而言,生存是首要的,健康是一件生命、生活中的大事。解决健康的问题是需要大智慧的。很多人在各方面做得很好,但健康问题却不能很好解决。太极拳在这方面思考了很多,也有许多有效的解决办法。她的核心是强调自我的有序与和谐,强调平衡的状态。这种境界是需要“达到”的,不是简单地“练”。

记者:“练”和“达到”有区别吗?

余功保:练是微观的东西,是很技术的,“达到”是微观和宏观结合的东西,有体悟的成分,有很文化的东西。我始终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很难达到太极拳的高境界。

记者:中国文化的修养指什么?

余功保: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不是读了多少篇古文之类的东西,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触及深处的那种。

记者:您认为技术在体验太极拳状态中起到什么作用?

余功保:技术是基石。如果把状态比作一个平台,技术则是构成平台的建筑材料。空想是一无所有的,太极拳的状态是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的生命体验。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都是精华所在,都是盛满内涵的容器,要领不正确、拳势不对,你不可能达到良好的状态,这不仅需要悟性,也需要“功夫”,需要时间。我曾经听太极拳前辈讲,“太极拳越练心越虚”,心虚了,功夫长了,虚则能容,胸怀大了,人充实了。这是扎扎实实练出来的。

记者:我们期待您新的太极拳研究著作问世。

余功保:《精选太极拳辞典》和《随曲就伸》出版后我收到很多太极拳朋友们的来函,在此借《中华武术》也向他们表示感谢。希望大家共同为太极拳的发展多做些工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