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形神解
身心之在,古哲谓之形神。<>
韩康伯注曰:“神也者,变化之妙极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则是指万物变化神奇莫测而无法形容也。
《灵枢·本神篇)说:“两精相搏谓之神”。即男女两精结合形成生命时,形成先天之神,后天则依赖水谷之精气不断滋养,使神生化不息。此处之神,则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
神又有广义的神,即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脾藏营,营舍意”,“肾藏精,精舍志”。
狭义的神,是单指藏于心的神。(灵枢·大惑论)说:“心者,神之舍也。”神是统帅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最高的生命活动,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
以上之说,说明形者,型也,体形也,是形体物质。神则是指精神意识,系心之所藏,约略与今之高级神经相应,同时谓“变化之妙极万物,不可以形诘。”即是说,人是身体与心神共融之共称,是精神与物质之统一体。形中合神,神中合形,心神因身体之形而显现,形体被心神所制御。反映在太极拳方面,对“形”的认识和要求为:“虚灵顶劲,满身轻利顶头悬”,“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尾间中正”,“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含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等。概括起来有:势、韵、型、技、着、法六方面。其中势与韵是形之内,是谓内形。而型、技、着、法是势韵之外延,是谓外形。外形是形于外之技、着、法之结构,内形是隐蕴内而又延显于外之运动形态。内形“聚密”之运动形态,连结外形之“松散”结构,合称为形。
而太极拳对于“神”的认识和要求为:“尾间正中神贯顶”,“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神如捕鼠之猫”,“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意在蓄神”,“神宜内敛”,“提起全副精神”,“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神气鼓荡,神气收敛入骨”,“神是君位骨肉臣”,“不用浊力,纯以神行”,“达之于神,凝之于耳”,“精敏神巧全在活”,“一志并神凝”,“神以知来,智以藏往”,“懂劲后神而明之,神乎其神”。
内之神,恃于内而显于外;外之形,恃于外而系于内,“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形因韵而近神,谓之神韵;神以势而制形,谓之形势。形神相亲,形神相生,表里俱济,相得益彰而不违丝毫也。
明代医籍(类经)云:“无形则神无所生,无神则形不可活。”王廷相亦指出:“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矣。”(西升经)有云:“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而不能自生,神不得形而不能自成。故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又云:“人哀人不如哀身,哀身不如爱神,爱神不如含神,含神不如守身,守身长久存也。”《管子·内业)曰:“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何谓解之?在于心安。”
傅钟文老师曾说:“有人说太极拳重意不重形,这也只能在锻炼多年,有了正确的动力定形以后的事。所以太极拳有合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的说法。我的看法,形神兼炼,神形兼备,恐怕是一辈子的要求,始终坚持形中寓神,神中合形,神形兼备,这就是所谓‘形莫若就,神莫若和’。当然最后能做到外忘其形而成其形,内不知其神而达其神,一切自然而然,则太极登真而臻神明了”。沈寿老师也经常告诉我们:所谓神化者,岂复有外于规矩哉。平时练拳必须严格遵循太极拳要领,力求姿势中规正矩,有不得要领处,立即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功深而拳正。如果练拳马马虎虎,摇摇摆摆,日久功深而拳越歪。拳无形势则失纲纪法度,失纲纪法度则心神难以应和,失应和外必乖于形势,内必悖于神气,则“终身由之,究莫明其精妙”,“枉费功夫贻叹息”矣。
由此可见,古今之哲者都无不例外地持形神兼备、心身一元观。
(资治通鉴)载有一则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说:“缜著神灭论,以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此论出,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在当时重神不重形的舆论环境里,范缜直陈形为神之本,神为形之用。即人的神识是从有形之体产生的,而形体是听命于神识的指挥而转换变化的,它完全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而太极拳正是以这一正确哲学理论为先导,倡导“天人合一”,返本归真,恢复人之为人之天然本性本能,主张形中寓神,神中合形,神形兼备。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体育项目,任何拳种所无法企及的,这也正是太极拳的可贵之处。
“凡形于外者曰象”。《周易·系辞)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可见形即是象,象即是形,合则为形象或象形,变而化之则神在其中也。太极拳“形者神之质”的物质第一性,就决定了太极拳要“练拳先练形,练功不忘形”。这样,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立身中正,裹裆护肫,内外三合等等关于“形”的要求,以及保证“形神合一”所必需的松、静、稳、匀、缓、合、连的锻炼原则就应运而生。要是犯禁,违反守则,那就绝对演练不出轻灵飘逸而浑厚沉着的太极风格,功蕴其中、神逸其外的太极功夫。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代明智的太极拳家,无不例外地把“形”的锻炼正确与否,作为其拳派的基本功,不敢掉以轻心而有所忽视。这是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到“无骨架之形不足以尽显势态,形不足俱难得以技艺之功”。他们也从不怕落人“有为”而受人责难和叽讽。因为太极拳的基本形式就是“有为”的动功。站在学习与修为的角度,第一关注的应该是工夫与“形质”,然而这并不影响太极拳的“无为”修练及对于“神”与“天然”的重视。
傅钟文老师《太极十三势及其要点)一文说:“太极拳要点,凡十三个,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虚灵顶劲、松腰胯、分虚实、,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意气相连、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式式均匀。
此十三个要点,在每一动作中,皆要注意。不可一式无此十三个要点之观念,缺一不可也!请学者留意参合。
太极拳之主体,贵在动静有常。练时举步之高低,伸手之疾徐,运动之轻重,进退之伸缩,气息之宏细,顾盼之左右上下,腰顶背腹之俯仰,须知各有常度。不可忽高忽低,忽疾忽徐,忽轻忽重,忽伸忽缩,忽宏忽细,忽左右、上下、俯仰之不匀也。步之高低,手之疾徐,如能得有常度,则亦不必过于拘其高低疾徐之有一定法则也。
初学此拳式者,万不可贪多,每日只宜熟一二式,则易窥其底蕴,多者仅得其皮毛耳!”
傅公是论,对太极拳之“形”是何等的重视,希望习者形有常度而窥太极底蕴,而阶及太极之神明。
拳谚说:“形为象,神为魂,意自形生,形随意转。”又说:“得神者是为大智,得自然者是为大用”。<>
魏·刘邵在(人物志·九徵)中说:“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神精,则穷理尽性”。
王僧虔(笔意赞)的神采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的虽是书法,实质上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艺术的“神采”最终维系着的是自然与精神,“神是超越于有限之形的一种无限自由的境界”。<>
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导致精神境界的改变,必然也会引起物质领域(形)的改变。即精神在形势基础上产生,又给予巨大作用于形势。神形相印,休戚相关,其结果是,形势练之成拳,神气练之得道。身手之有动作,神气之有运会,一以贯之,内外合一,形神合一,从而使太极拳更趋完善,臻登神形相兼,拳我一体的新境界。
正如孙禄堂先生所训诲:“练太极拳时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而形式之顺,邸内中气之和,外面形式之正,即内中意气之中,故见其外,知其内,诚于内,形于外,即内外合而为一。”亦如庄周所说:“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而这种顺应自然,内外合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拳我一体的境界就是和谐。太极拳前辈,习惯把人体的小宇宙同天地大宇宙联系起来,在自身神形和谐、内外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与自然,与大宇宙的总体和谐。这一种总体的和谐就是“中和”。“中和”的原意是中庸之道。《礼记)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项穆曰:“正能合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也者,无过不及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然中固不可废和,和亦不可离中。”“规矩从心,中和为的”,拳达致“中和”,则功臻上乘,“其和气周匝一身,溶溶然如山云之腾太虚,霏霏然似膏雨之遍原野,淫淫然若春水之满四泽,液’液然如河冰之将解释。往来上下,百脉通融,被于谷中,畅于四肢,拍拍满怀都是春,而其象如微醉也”。此时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天人合矣。拳失却“中和”,则外乖于形势,内悖于神气,形乱意迷,心神不交,徒劳其形,徒行其功,更莫问收效也,自然万难人得法门而归太极。
项穆在(书法雅言·品格)中云:“夫质分高下,未必群妙攸归;功有浅深,讵能美善咸尽。因人而各造其成,就书而分论其等,擅长殊技,略有五焉:一曰正宗,二曰大家,三曰名家,四曰正源,五日傍流。并列精鉴,优劣定矣。会古通今,不激不厉,规矩谙练,骨态清和,众体兼能,天然逸出,巍然端雅,奕矣奇能。此谓大成已集,妙人时中,继往开来,永垂模轨,一之正宗也。篆隶章草,种种皆知,执使转用,优优合度,数点众画,形质顿殊,各字终篇,势态迥别,脱胎易骨,变相改观。犹之世禄钜室,方宝盈藏,时出具陈,焕惊神目,二之大家也。真行诸体,彼劣此优,速劲迟工,清秀丰丽,或鼓骨格,或炫标姿,意气不同,性真悉露。譬之医卜相术,声誉广驰,本色偏工,艺成独步,三之名家也。温而未厉,恭而少安,威而寡夷,清而歉润,屈伸背响,俨具仪刑,挥洒弛张,恪遵典则。犹之清白旧家,循良子弟,未弦新业,不坠先声,四之正源也。纵放悍怒,贾巧露锋,标置狂颠,恣来肆往,引伦蛇挂,顿拟蟆蹲,或枯瘦而产幢岩,或秾肥而汜滥。譬之异卉奇珍,惊时骇俗,山雉片翰如凤,海鲸一鬣似龙也,斯谓傍流,其居五焉。夫正宗尚矣,大家其博,名家其专乎,正源其谨,傍流其肆乎。欲其博也先专,与其肆也宁谨。由谨而专,自专而博,规矩通审,志气和平,寝食不忘,心手无厌,虽未必妙入正宗,端越乎名家之列矣。”
此论虽从神形的角度品评书之品格,将书分为正宗、大家、名家、正源、傍流五晶。然拳艺与书艺相通,借以品鉴拳艺亦甚贴切。时下之正宗、宗师、大师、大家、名家泛滥,武林之太极尤盛,不妨参合对照,看看自己是否是真名士。
是真名土皆风流。风流者,超逸美妙也,杰出也。冯友兰先生(三松堂学术文集)总结“风流”四条件:“首先真风流的人必有玄心,玄心可以说是超越感,即是超越自我。真风流的人必须无我,无我则个人的祸福成败乃至死生,都不足以介其意。第二点,真风流的人,必须有洞见。所谓‘洞见’,就是不借推理,专凭直觉,而得来的对于真理的知识。第三点,真风流的人,必须有妙赏。所谓‘妙赏’,就是对于美的深切感觉。第四点,真风流的人必有深情。但因其亦有玄心,能超越自我,所以他虽有情而无我。其情都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不是为他自己叹老嗟卑;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他对于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同情,以自己的感情推到万物,又于万物中见到他自己的怀抱;他见到客观的世界,又有甚深的感触,在此感触中,主观客观,融成一片。表示这种感触,则即是艺术的极峰”。但愿太极拳界多点“虚旷为怀”的名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韩康伯注曰:“神也者,变化之妙极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则是指万物变化神奇莫测而无法形容也。
《灵枢·本神篇)说:“两精相搏谓之神”。即男女两精结合形成生命时,形成先天之神,后天则依赖水谷之精气不断滋养,使神生化不息。此处之神,则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
神又有广义的神,即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脾藏营,营舍意”,“肾藏精,精舍志”。
狭义的神,是单指藏于心的神。(灵枢·大惑论)说:“心者,神之舍也。”神是统帅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最高的生命活动,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
以上之说,说明形者,型也,体形也,是形体物质。神则是指精神意识,系心之所藏,约略与今之高级神经相应,同时谓“变化之妙极万物,不可以形诘。”即是说,人是身体与心神共融之共称,是精神与物质之统一体。形中合神,神中合形,心神因身体之形而显现,形体被心神所制御。反映在太极拳方面,对“形”的认识和要求为:“虚灵顶劲,满身轻利顶头悬”,“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尾间中正”,“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含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等。概括起来有:势、韵、型、技、着、法六方面。其中势与韵是形之内,是谓内形。而型、技、着、法是势韵之外延,是谓外形。外形是形于外之技、着、法之结构,内形是隐蕴内而又延显于外之运动形态。内形“聚密”之运动形态,连结外形之“松散”结构,合称为形。
而太极拳对于“神”的认识和要求为:“尾间正中神贯顶”,“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神如捕鼠之猫”,“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意在蓄神”,“神宜内敛”,“提起全副精神”,“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神气鼓荡,神气收敛入骨”,“神是君位骨肉臣”,“不用浊力,纯以神行”,“达之于神,凝之于耳”,“精敏神巧全在活”,“一志并神凝”,“神以知来,智以藏往”,“懂劲后神而明之,神乎其神”。
内之神,恃于内而显于外;外之形,恃于外而系于内,“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形因韵而近神,谓之神韵;神以势而制形,谓之形势。形神相亲,形神相生,表里俱济,相得益彰而不违丝毫也。
明代医籍(类经)云:“无形则神无所生,无神则形不可活。”王廷相亦指出:“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矣。”(西升经)有云:“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而不能自生,神不得形而不能自成。故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又云:“人哀人不如哀身,哀身不如爱神,爱神不如含神,含神不如守身,守身长久存也。”《管子·内业)曰:“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何谓解之?在于心安。”
傅钟文老师曾说:“有人说太极拳重意不重形,这也只能在锻炼多年,有了正确的动力定形以后的事。所以太极拳有合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的说法。我的看法,形神兼炼,神形兼备,恐怕是一辈子的要求,始终坚持形中寓神,神中合形,神形兼备,这就是所谓‘形莫若就,神莫若和’。当然最后能做到外忘其形而成其形,内不知其神而达其神,一切自然而然,则太极登真而臻神明了”。沈寿老师也经常告诉我们:所谓神化者,岂复有外于规矩哉。平时练拳必须严格遵循太极拳要领,力求姿势中规正矩,有不得要领处,立即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功深而拳正。如果练拳马马虎虎,摇摇摆摆,日久功深而拳越歪。拳无形势则失纲纪法度,失纲纪法度则心神难以应和,失应和外必乖于形势,内必悖于神气,则“终身由之,究莫明其精妙”,“枉费功夫贻叹息”矣。
由此可见,古今之哲者都无不例外地持形神兼备、心身一元观。
(资治通鉴)载有一则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说:“缜著神灭论,以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此论出,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在当时重神不重形的舆论环境里,范缜直陈形为神之本,神为形之用。即人的神识是从有形之体产生的,而形体是听命于神识的指挥而转换变化的,它完全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而太极拳正是以这一正确哲学理论为先导,倡导“天人合一”,返本归真,恢复人之为人之天然本性本能,主张形中寓神,神中合形,神形兼备。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体育项目,任何拳种所无法企及的,这也正是太极拳的可贵之处。
“凡形于外者曰象”。《周易·系辞)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可见形即是象,象即是形,合则为形象或象形,变而化之则神在其中也。太极拳“形者神之质”的物质第一性,就决定了太极拳要“练拳先练形,练功不忘形”。这样,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立身中正,裹裆护肫,内外三合等等关于“形”的要求,以及保证“形神合一”所必需的松、静、稳、匀、缓、合、连的锻炼原则就应运而生。要是犯禁,违反守则,那就绝对演练不出轻灵飘逸而浑厚沉着的太极风格,功蕴其中、神逸其外的太极功夫。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代明智的太极拳家,无不例外地把“形”的锻炼正确与否,作为其拳派的基本功,不敢掉以轻心而有所忽视。这是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到“无骨架之形不足以尽显势态,形不足俱难得以技艺之功”。他们也从不怕落人“有为”而受人责难和叽讽。因为太极拳的基本形式就是“有为”的动功。站在学习与修为的角度,第一关注的应该是工夫与“形质”,然而这并不影响太极拳的“无为”修练及对于“神”与“天然”的重视。
傅钟文老师《太极十三势及其要点)一文说:“太极拳要点,凡十三个,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虚灵顶劲、松腰胯、分虚实、,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意气相连、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式式均匀。
此十三个要点,在每一动作中,皆要注意。不可一式无此十三个要点之观念,缺一不可也!请学者留意参合。
太极拳之主体,贵在动静有常。练时举步之高低,伸手之疾徐,运动之轻重,进退之伸缩,气息之宏细,顾盼之左右上下,腰顶背腹之俯仰,须知各有常度。不可忽高忽低,忽疾忽徐,忽轻忽重,忽伸忽缩,忽宏忽细,忽左右、上下、俯仰之不匀也。步之高低,手之疾徐,如能得有常度,则亦不必过于拘其高低疾徐之有一定法则也。
初学此拳式者,万不可贪多,每日只宜熟一二式,则易窥其底蕴,多者仅得其皮毛耳!”
傅公是论,对太极拳之“形”是何等的重视,希望习者形有常度而窥太极底蕴,而阶及太极之神明。
拳谚说:“形为象,神为魂,意自形生,形随意转。”又说:“得神者是为大智,得自然者是为大用”。<>
魏·刘邵在(人物志·九徵)中说:“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神精,则穷理尽性”。
王僧虔(笔意赞)的神采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的虽是书法,实质上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艺术的“神采”最终维系着的是自然与精神,“神是超越于有限之形的一种无限自由的境界”。<>
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导致精神境界的改变,必然也会引起物质领域(形)的改变。即精神在形势基础上产生,又给予巨大作用于形势。神形相印,休戚相关,其结果是,形势练之成拳,神气练之得道。身手之有动作,神气之有运会,一以贯之,内外合一,形神合一,从而使太极拳更趋完善,臻登神形相兼,拳我一体的新境界。
正如孙禄堂先生所训诲:“练太极拳时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而形式之顺,邸内中气之和,外面形式之正,即内中意气之中,故见其外,知其内,诚于内,形于外,即内外合而为一。”亦如庄周所说:“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而这种顺应自然,内外合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拳我一体的境界就是和谐。太极拳前辈,习惯把人体的小宇宙同天地大宇宙联系起来,在自身神形和谐、内外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与自然,与大宇宙的总体和谐。这一种总体的和谐就是“中和”。“中和”的原意是中庸之道。《礼记)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项穆曰:“正能合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也者,无过不及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然中固不可废和,和亦不可离中。”“规矩从心,中和为的”,拳达致“中和”,则功臻上乘,“其和气周匝一身,溶溶然如山云之腾太虚,霏霏然似膏雨之遍原野,淫淫然若春水之满四泽,液’液然如河冰之将解释。往来上下,百脉通融,被于谷中,畅于四肢,拍拍满怀都是春,而其象如微醉也”。此时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天人合矣。拳失却“中和”,则外乖于形势,内悖于神气,形乱意迷,心神不交,徒劳其形,徒行其功,更莫问收效也,自然万难人得法门而归太极。
项穆在(书法雅言·品格)中云:“夫质分高下,未必群妙攸归;功有浅深,讵能美善咸尽。因人而各造其成,就书而分论其等,擅长殊技,略有五焉:一曰正宗,二曰大家,三曰名家,四曰正源,五日傍流。并列精鉴,优劣定矣。会古通今,不激不厉,规矩谙练,骨态清和,众体兼能,天然逸出,巍然端雅,奕矣奇能。此谓大成已集,妙人时中,继往开来,永垂模轨,一之正宗也。篆隶章草,种种皆知,执使转用,优优合度,数点众画,形质顿殊,各字终篇,势态迥别,脱胎易骨,变相改观。犹之世禄钜室,方宝盈藏,时出具陈,焕惊神目,二之大家也。真行诸体,彼劣此优,速劲迟工,清秀丰丽,或鼓骨格,或炫标姿,意气不同,性真悉露。譬之医卜相术,声誉广驰,本色偏工,艺成独步,三之名家也。温而未厉,恭而少安,威而寡夷,清而歉润,屈伸背响,俨具仪刑,挥洒弛张,恪遵典则。犹之清白旧家,循良子弟,未弦新业,不坠先声,四之正源也。纵放悍怒,贾巧露锋,标置狂颠,恣来肆往,引伦蛇挂,顿拟蟆蹲,或枯瘦而产幢岩,或秾肥而汜滥。譬之异卉奇珍,惊时骇俗,山雉片翰如凤,海鲸一鬣似龙也,斯谓傍流,其居五焉。夫正宗尚矣,大家其博,名家其专乎,正源其谨,傍流其肆乎。欲其博也先专,与其肆也宁谨。由谨而专,自专而博,规矩通审,志气和平,寝食不忘,心手无厌,虽未必妙入正宗,端越乎名家之列矣。”
此论虽从神形的角度品评书之品格,将书分为正宗、大家、名家、正源、傍流五晶。然拳艺与书艺相通,借以品鉴拳艺亦甚贴切。时下之正宗、宗师、大师、大家、名家泛滥,武林之太极尤盛,不妨参合对照,看看自己是否是真名士。
是真名土皆风流。风流者,超逸美妙也,杰出也。冯友兰先生(三松堂学术文集)总结“风流”四条件:“首先真风流的人必有玄心,玄心可以说是超越感,即是超越自我。真风流的人必须无我,无我则个人的祸福成败乃至死生,都不足以介其意。第二点,真风流的人,必须有洞见。所谓‘洞见’,就是不借推理,专凭直觉,而得来的对于真理的知识。第三点,真风流的人,必须有妙赏。所谓‘妙赏’,就是对于美的深切感觉。第四点,真风流的人必有深情。但因其亦有玄心,能超越自我,所以他虽有情而无我。其情都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不是为他自己叹老嗟卑;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他对于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同情,以自己的感情推到万物,又于万物中见到他自己的怀抱;他见到客观的世界,又有甚深的感触,在此感触中,主观客观,融成一片。表示这种感触,则即是艺术的极峰”。但愿太极拳界多点“虚旷为怀”的名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