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之——咏春拳

  银幕上,一个中国男子,个子不高,穿一袭长衫,面容清秀俊朗。面对10个日本人,他施展开急速凌厉的拳脚,—气呵成,煞是威风。电影院中的观众忍不住拍手叫好——这部电影就是在2008年底掀起了一股功夫热潮的《叶问》。影片中甄子丹演绎的中华武术咏春拳,沉稳大气,收放自如。

  咏春拳是中华武术之一,己有超过二百年之历史。其起源有3种说法:一说是福建永春县严三娘创造,一说是由少林寺和尚至善从福建带到广州光孝寺,另一说是方永春所创造。咏春拳之历史以往一直都是徙弟从师传口传而得知,并没有历史文献可作参考。近代著名咏春拳师叶问曾作《咏春流源》,在七十年代随着李小龙把中国功夫推向世界的突出贡献,咏春拳得已在全球快速发展,尤其在欧洲为多国特警所采用搏的击技术。

  咏春拳为南拳中实用性、技击性较强的拳法之一,在我国香港、广东、福建等地流传广泛。在中华武术中,咏春跟很多国术一样,需要练听劲,练本能反应。以一套实际拳术战斗理论为主,以身体结构、关节活动及流体力学开始研究改进,完全脱离了传统八股的五行八卦及像形神意等玄学虚幻、非科学逻辑性的近似哲学解释。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咏春拳用一种叫做“寸劲”之发力方法来攻击和防守。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踭、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

  咏春拳以往是相当低调。与其他武术门派的存在方式有很大分别。咏春拳一直没设掌门之类之职位;咏春拳亦没有其他门派般的严密管理制道。从不招遥;亦没有舞狮舞龙;更从不以门派身份出席参予任何中国传统喜庆活动。严格来说,以往咏春拳并不算是一个门派,而是一门流传民间小数人仕手中的宝贵技击武学。

  咏春拳作为一种追求整体性的“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技击术”,其同时蕴含着中国传统禅学哲学思想的武道实践哲学和艺术。咏春拳也更以“精简、直接、实用”为其三大最高要素,提倡习武者突破传统形式或门派、拳种的框框局限,努力在有形(招)的必然中追求无形(招)的自我发现,力求达到“无形之形,无式之式”的武道之境。因此 ,咏春拳不仅仅是一门格斗科学,其更是引领每一位练习者通过武术的锻炼而达到最高个人解放境界的指南。

  咏春拳之所以有许多闪耀着人类知慧之光的哲学化的表述,也正显示了咏春拳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在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平易近人,大道至简的咏春拳,但在一些练习者的理解变得相对深奥和复杂起来。这也在咏春拳的具体传播的过程中,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由于各种原因,使人们对于咏春拳有不同程度的诸般误解甚至曲解。

  总的来说,咏春拳的修行过程,就是由“有形(招)”迈向“无形(招)”的不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过程。有形(招)的练习在咏春拳的训练中是有限的,而突破有形(招)追求无形(招)的过程,则是无限的。或许修习者一生也达不到无形(招)之境,但咏春拳将在这永恒的追寻过程中生生不息!更多中华武术文化方面的知识,尽在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