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松见紧积柔成刚

松柔是太极拳的特色,理应强调。但在谈及松柔的重要性时,常有人担心只强调松会丢了紧,会懈;只强调柔会丢了刚,会软,于是提醒大家练拳要松紧结合,要刚柔相济,似乎这样才“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这从广泛的哲学意义上来说也许没错,但要贯彻到太极拳的日常修炼中,我却觉得不妥。第一,什么是松?什么是紧?什么是柔?什么是刚?不但练太极拳的人与不练太极拳的人有不同理解,而且处于练拳不同阶段的人也有不同体会。笼统地提倡松紧结合与刚柔相济,容易误导人将生活中的理解与体会搬到太极拳中来。第二,走向松紧结合的道路是积累纯柔。用松紧结合的练法练不出太极拳所特有的松紧结合,用刚柔相济的练法也练不出太极拳所特有的刚柔相济。第三,现在练太极拳的绝大多数人是僵硬有余,松柔不足,练拳的主要任务是摧僵化柔。在这唯恐僵硬太多,唯恐松柔太少的时候,教人练拳要松紧并重、刚柔齐练,显然是帮倒忙。

不练太极拳的人也讲放松,如做事累了,坐坐,躺躺,懒洋洋的。但这种放松,一是松得没有支撑力了,真的懈了,瘪了,不同于练太极拳松空圆满,保持一定运动姿势的放松;二是不管怎么松,都是在紧的基础上的松,其关节是闭合的,肌肉也保持着紧时的粗短状态。太极拳也不绝对反对紧,也要求掤劲不丢,要求肢体保持一定的张力,但不管怎么紧,都是在松的基础上的紧,都是因松得透彻自然而然的紧;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