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国古代人苦闷无趣?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人家过得比你潇洒
中国古代人每天工作很长时间,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为了放松和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发明了许多游戏。很多古代娱乐项目已有一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了。除了琴棋书画,还有发明了很多好玩的游戏,很多流传至今。
国粹麻将
麻雀牌这种说法是最主流的麻将起源的说法。麻将牌又称麻雀牌、麻雀儿牌,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麻雀牌三种基础花色的名字叫做“万、束、筒”。“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彭”的枪声。又如成牌叫“和”(音胡),“和”“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
中国变脸的艺术形象
川剧是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应该是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捶丸
中国古代的高尔夫球,中国古代的球类之一,在宋代(960-1279)盛行。在一个大空地上,玩家分为两组,每组有两到十人。每个人都有三个机会用球杆打入球洞。只有当三洞打进洞时才能获得胜利。
“捶”即击打,“丸”即小球。捶丸,即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前身可能是唐代马球中的步打球。当时的步打球类似现代的曲棍球,有较强的对抗性。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捶丸」。
蹴鞠(cuju)
蹴鞠,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是球由外面的皮革制成,里面装满米糠。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历史可追溯到战国(公元前475-221年),cuju是一个古老的中国足球比赛,历史悠久2000多年。
作为一个有趣和轻松的游戏,蹴鞠被用于军队训练士兵。它的规则类似于足球 - 每组约有十二个人,不允许使用手,只能使用脚和头,球应该被撞到相反的目标。后来发展成皇室贵族运动。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棋盘游戏
棋盘游戏
中国古代有很多棋盘游戏。最受欢迎的是中国象棋(象棋,xiàngqí)和围棋(围棋,wéiqí)。他们都是两人对弈的战略棋盘游戏。
在九线宽,十行长的棋盘上,象棋有两种颜色:红黑。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战略战术,棋子有将帅、士卫、大象,马,战车,大炮和士兵。目的是捕捉敌方将军(帅)。
而围棋呢,更复杂!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标准板有一个19x19的格子,有361个十字架。它旨在填补比对手更大的总面积。
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棋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棋先行。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戏剧
中国戏曲(戏曲,xìqǔ)是舞蹈、歌唱、服饰、音乐和表演的结合。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源于(319-351),明朝(1368-1644),清朝(1644-1911)达到顶峰。
在中国古代,这是男女老少皆富的娱乐形式。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古筝
乐器音乐在古代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传统的乐器在中国古代颇受欢迎,但主要是富豪阶级,因为他们有闲暇时间享受音乐,而穷人必须努力谋生。
古筝是最流行的乐器之一。它有16-25个串可移动桥梁。用右手拔出琴弦,左手按压即可产生振动并改变音调。
其他乐器,如笛子,箫鼓和阳琴,在中国古代也颇受欢迎。
斗蟋蟀,中国民间独有的搏戏之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但这种休闲方式很残酷。斗蟋仅有雄性,它们为保卫自己的领地或争夺配偶权而相互撕咬。二虫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倒是鲜有“战死沙场”的情况。
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每年秋末举行。斗蟋的寿命仅为百日左右,这就将斗蟋蟀的季节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汉字中,“秋”这个字正是蟋蟀的象形。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起源于唐朝(618-907年),在宋代(960-1279)特别是南宋时期盛行,南宋末年的昏相及其皇帝都酷爱斗蟋蟀,官民沉迷于斗蟋蟀游戏中无法自拔,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精力去玩虫子,客观上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南宋的灭亡。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中国民间故事传说。
这是一种在小小的瓷罐里的生死决斗,在决斗中,它们各自的主人会用特制的草茎刺激它们发狠战斗,一般来说,这样的决斗持续几分钟,对于一些双方比较强大的,可以持续更长时间。为何得到一只绝品蟋蟀,很多玩家会在秋天不远千里奔赴山东、河南等地捕捉和寻购蟋蟀,品种好的一只几百几千美金,斗蟋蟀经常伴随着赌博,目前在上海就经常有类似的赌博斗蟋蟀,有人倾家荡产有人一夜暴富,慢慢地雅兴变成赌兴了。
在两千五百年前经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就有《蟋蟀》之篇。斗蟋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赌博手段,它已和钓鱼、养鸟、种花一样,成为广大人民彼此交往、陶冶性情的文化生活,或可称之为具有东方特色的“蟋蟀文化”吧。
不过就我所知,斗蟋蟀好像只流行于北方地区,即使是衣冠南渡、北方汉人士族大量迁徙南方,很奇怪却把这项爱好给丢弃了,可能只有南渡的汉人才知道玩物丧国之恨吧。
风筝
中国风筝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至今已2000多年,一直是作为传递信件、用于军事目的的,直到宋代(960-1279)才成为人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公元1300年左右,东方的风筝(菱形)由马可波罗传到了欧洲。
纸或丝是用于制作骷髅竹子的风筝的主要材料。在玩耍时,一个传单与风筝一起顺风顺风,另一个传单在拔弦时跑。要风筝成功,风是必要的。近年来,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新型特别的风筝,风筝也流传世界各地了。
投壶之戏
投壶,亦称射壶,是一种既登大雅之堂又入巷陌平民家的传统游戏。在明清小说中,社会底层的三教九流都玩此道。《镜花缘》里的那位“乌投壶”,能玩出“苏秦背剑”、“鹞子翻身”、“朝天一炷香”、“张果老倒骑驴”等许多投壶花样,可见这种游戏在民间的普及程度。
曲水流觞
纵观中国历史会发现,世俗欢乐在民生中的比重与日俱增,而近古以前的庄重虔诚同宗教色彩一并淡去,并且逐渐演变成了水边宴饮赋诗的风雅活动。“曲水流觞”作为主角逐渐登上舞台,尤为文人雅士所好。“曲水流觞”,又名“九曲流觞”,觞就是杯,即投杯于水的上游,任其流下,停止在哪里,那么正坐在旁边的人就要端起酒来喝光,同时赋诗一首。觞一般是由角质或木质等轻材料制成,因此可以浮于水上;另有一种陶制的杯,两边有耳,称为“羽觞”,“羽觞”比木杯重,玩时则需要放在荷叶或木托盘上。
打马吊
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 筹码,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马吊牌是一种纸制的牌,全副牌有四十张,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四种花色。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张牌,剩余八张放在桌子中间,四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击小。打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分,庄无定主,可轮流坐,三个闲家合力攻击庄家,使他下庄,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纸牌游戏“斗地主”的打法。
马球
(英文:Polo,或源于藏语Pulu的音译,意即"球")是骑在马上,用马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活动。马球在中国古代叫"击鞠",始于汉代,在东汉后期,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来描写当时人打马球的情形,并风行于唐代。但对于马球的起源,目前尚没有确切的说法。
2008年6月7日,马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球盛行于[图片]马球唐宋元3代,至清代始湮没 ,主要流行于军队和宫廷贵族中。西乾县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发现的打马球壁画,充分表现了唐代马球运动的场景。壁画全图高130~240厘米, 宽 600厘米;画面人物众多、背景宽阔,生动形象;参与击球者二十余人, 皆着各色窄袖袍, 足登黑靴, 头戴幞头,手执偃月形球杖,身骑奔马,做出竞争击球的不同姿态。画面构图疏密有致,动中有静,有强烈的节奏感、运动感。考古出土的这一时期的马球俑、描绘马球活动的铜镜,特别是在长安城唐大明宫含光殿发现记载修建马球场的刻石,证实了当时开展马球运动的盛况。马球运动有益于参与者的身心、骑术和技艺的锻炼。据文献记载,唐代的历朝皇帝如中宗、玄宗、穆宗、敬宗、宣宗、僖宗、昭宗都是马球运动的提倡者和参与者,天宝六年(747 年),唐玄宗专门颁诏,令将马球作为军队训练的课目之一。
木射
在现代西方的球类运动中,地滚球是十分流行的一项活动,运动量不大,娱乐性强,老少咸宜,因此十分受人欢迎。西方最初的地滚球运动起源于3世纪的德国,叫“克格尔斯”(kegels),滚动的木球击打放置在地上的小木柱。这是中世纪德国的修道士和祭司们最喜欢的一种具有宗教含义的活动。在这种活动里,放置在地上(一般是在教堂走廊地上)的木柱,代表着邪恶,如果掷球者能成功地将这些木柱击倒,就说明他已经洗净了自己身上的罪恶。这种具有宗教含义的活动后来逐渐世俗化,演变成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九柱球游戏,就是以球滚击九个木柱。最后进而演变成现代的地滚球运动,即在18.30米的木板球道的一端放置10个瓶状木柱,击球者在另一端用球沿球道滚动击之,击倒的木柱越多得分越多。
我国从唐代开始,也有一种类似于地滚球的以球击打木柱的运动。这项活动采用射箭活动中的术语,以木柱为靶,以木球为矢,意思是以木球为箭矢,来射木柱的靶子,因此,这项中国地滚球的名字叫“木射”。木射游戏中作为靶子的是15个筍形平底的木柱。有意思的是,这种游戏与早期德国教堂中的原始地滚球一样,也有很浓厚的精神和道德方面的含义,所不同的是,木射以游戏的方式强调人们遵从中国的传统道德。15个木柱分为红、黑两类。红柱有10个,其上分别用红色写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10个大字,而五个黑柱则用黑墨分别标明“慢、傲、佞、贪、滥”五个字。将这些木柱红黑相间安放在场地的一端,击球人在场的另一端以球滚地击柱,击中红柱者为胜,击中黑柱者为负。唐代的陆秉著有《木射图》一书,宋人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还著录此图。
掌旋球
也叫“健身球”或“游球”。掌旋球原是用于防身的暗器和练功器具,走江湖的人随身携带,需要时则掷球击人,因为难以预防,很有几分威力。掌旋球大约在明代出现,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是实心球,到了清代,将球体改为空心,并装入音板或小球丸,称之为“胆”,转动时与球体相撞,发出一种铃铃的清脆细响。“胆”有阴、阳之分,阳胆声清,阴胆音浊,这样可根据音调的高低清浊,分为雌球和雄球,这就合了我国古代阴阳互补的道理。
转动掌旋球有各种方法,一般有顺转、逆转、快转、慢转、有声转、无声转、左手转、右手转。技巧熟练的人,一只手掌可转三颗到四颗。如果是四颗,则是三颗在下面,一颗叠在上面,下面的三颗一转动,上面的一颗也就转动起来了。如果是三颗,转动时能使球不接触球,三颗球在掌上循环追逐。要它发声,就能使几颗球一起咯啷啷地响成一片。要它不响,就只有球动而没有声音。坐、站、走均可练。
掌旋球不仅有金属的、玉石的,还有木制的。还有一种也是人们常见的,是在手掌中转动几个核桃,核桃表面凹凸不平,还可以当作按摩器在面颊上滚动按摩,久而久之,核桃就逐渐变成古色古香的紫红色,十分好看。
蹋毬:
表演者在一个大球上用双足驱球疾进,并做出翻腾跳跃等各种难度的动作,是今天人们经常见到的一个杂技项目。这项活动,在唐代是集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身的一种球戏,叫作“蹋毬”。唐代《封氏闻见记》记录到当时的艺人们发明了“蹋毬之戏”,球是木制的,高约一二尺,涂着绚丽的色彩。女艺人站立在球上,“宛转而行,萦回来去,无不如意。”唐代诗人王邕对宫女们蹋毬的情景有绘声绘色的描写:宫女们立身于滚动的球上,球体似珠,滚动如风雷,人颜似玉,打扮得如同仙女下凡,球不离足,足不离球,扬袂迭足,耍弄金盘,挥剑舞蹈,跳跃,矫捷轻盈,飘然若仙,把上万名观众看得如醉如痴(《内人蹋毬赋》)。这种“蹋毬”运动,后来演化为杂技。
抛球:
在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里,有关于抛球游戏的描写。我国唐代也有抛球游戏,主要为少女们所喜爱。这种游戏用的是制作得色彩鲜艳,极其精致的绣球,唐代诗人刘禹锡形容它是“五彩绣团圆”。这种抛接球的游戏可能有些过于文雅,而逐渐演化为宴饮时的助兴娱乐,但对平时缺少运动的妇女,尤其是深宫中的宫女们来说,仍不失为一项锻炼身体、消烦解愁的活动。唐代诗人李白(公元701-—762年)在他的诗歌中也提到过宫女们玩抛球时跑来跑去,身上的珠珮碰撞有声的情景:“素女鸣珠珮,天人弄綵毬”(《宫中行乐词八首》)。抛球也为宋人所欣赏,南宋孝宗就曾在乾道五年十一月,与皇太子在观看百戏之前,先观赏了抛球和秋千(《乾淳起居注》)。
六博一作陆博
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李益的《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分曹”就是“分拨”。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很热闹。
双陆一作“双六”
据说由握槊演化而来。又称“打马”,因为双陆的棋子称“马”。博局如棋盘,左右各有六行道,“马”作椎形,黑白子各十五枚,两人相博,掷骰子得彩行马。白马从右到左,黑马反之。还是王建那首《宫词》,看后两句:“各把沉香双陆子,局中斗垒阿谁高。”双陆的“马”是用沉香木制成的,很讲究。“斗垒”即是形容斗双陆时打马过关,“马”堆成垒。据《旧唐书》卷51《后妃传》记载,中宗的韦皇后跟武三思在宫中打双陆,中宗在旁边点筹码。据《新唐书》卷115《狄仁杰传》记载,武则天让狄仁杰与她的男宠张昌宗玩双陆,以武则天赐给张昌宗的由南海郡进献的珍贵裘服作赌注,狄仁杰获胜后,拿起裘服就走,随后将此件裘皮大衣扔给他的仆人。
簸钱
又称打钱、掷钱、摊钱。参与者先持钱在手中颠簸,然后掷在台阶或地上,依次摊平,以钱正反面的多寡决定胜负。王建的《宫词》之九十五写道:春来睡困不梳头,懒逐君王苑北游。暂向玉花阶上坐,簸钱赢得两三筹。据《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之“戏掷金钱”条的记载:“内庭嫔妃,每至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金钱为戏,盖孤闷无所遣也。”王涯的《宫词》之十四写道:“百尺仙梯倚阁边,内人争下掷金钱。风来竞看铜乌转,遥指朱干在半天。”司空图的《游仙二首》之一写道:“蛾眉新画觉婵娟,斗走将花阿母边。仙曲教成慵不理,玉阶相簇打金钱。”无名氏的《宫词》写道:“花萼楼前春正浓,蒙蒙柳絮舞晴空。金钱掷罢娇无力,笑倚栏干屈曲中。”
此外,还有类似现代的水球、呼卢、藏钩、握槊、长行、射覆、斗花、斗草、斗鸡、斗狗、斗茶、叶子戏(类似现在的扑克)、酒令、打苏、灯谜、弹棋、步打球(类似现在的曲棍球)、华容道棋、七巧板、九连环、敲空竹、傀儡戏、布袋木偶戏(现代纸影戏)、打铁花、孔明锁(类似于现代魔方)、孔明灯、角抵(就是日本相扑的祖先)……很多很多,如果仔细挖掘,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陈述了,有时间一个一个慢慢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