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小念头的隐藏力量原理图文
小念头练习的首要关键在于“立念”二字。立念包括“放松、呼吸、念力、结构”四大层面的科学内涵,此为咏春拳法在内功训练方面的独到之处。
人在精神紧张不放松的情况下搏击,每一出拳或踢腿,容易发出僵硬的局部力量,费时费力且难以产生良好的击打效果,并且往往是身高体壮之人胜过瘦弱矮小之人,这样的发力对抗,咏春拳称为僵劲、拙力与散劲(指局部力量)
真正的咏春拳发力训练,注重整劲(指周身筋骨合一的整体力量),发挥周身筋骨合一的整体之力,作用于一点,瞬间爆发,力道强劲突然,令对手无法防范抵挡。因此咏春整劲的训练强调拳由心发,力从地起,以念成形,以形合意。
简言之,出拳的动作均由心窝处发出,配合缓慢的呼吸,来促进人体肌肉筋键的放松拉长,使习拳者的拳架筋骨结构更加稳固、更加富有弹性;久而久之,每一发拳、每一踢脚,表面看似乎软柔、没用力,内在却感觉有一种无形而又坚实的力址充斥周身,随着拳架动作的自然运行,将人的意识念头变为一种可以掌控的流动的力量,这种力量咏春拳称为“念力”,也有人称为“气功”或“内功”。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蕴涵潜在力量的巨大宝库,“念力”训练则是开启潜在力量的索引。只是未经强化训练的普通人,在日常攻防中动作十分拙劣、僵化,且意识难以高度集中,无法将“念头”变为“念力”而已。训练有素的咏春门人,都可以成功地将“念力”灌注于举手投足的微小动作中,使极其微小的发拳或踢脚动作,在极短促的瞬间,产生强大的爆发力,这就是咏春寸劲产生的源头。
小念头中“念力”训练最具代表性的动作,为小念头拳谱中“一摊三伏”手法的训练。训练之时,习练者以二字钳羊马的马步站立,精神高度力,快、准、稳、整、透、狠,一击制敌。
咏春拳的发劲技术,要求习拳者颈推、双肩、双肘、双腕、腰推、双股、双膝、双脚腕,共十四个关节同时作用发力。在发劲的瞬间,全身十四个关节同时旋转,连同身形向前弹射,借助地面强大的反作用力,力从地起,拳由心发,劲往一处使,力往一点聚。如此强大的螺旋爆发力与弹射力叠加,就是咏春拳不依赖距离击人于一丈开外的原理。
如用二字钳羊马练出上肢却力反弹的时底力与藤条劲;
如用日字冲拳练出腰马合一的劲力,把身体的重量层层叠加在拳头上;
如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练出一秒中连发六拳的连环冲拳速度;
如运用试力训练,在一寸到三寸的距离内爆发重击,击破木板,击倒对手;
如运用对马冲拳训练,将人体前臂尺骨训练成百炼钢刀一样的硬度、韧性与锋锐,临敌之时以刀劲强攻直取,一击奏效;
如运用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的心法要诀,进行双手双肴的触觉感应与条件反射训练,形成遇险自救本能防御的习惯;
如运用小念头拳谱中的十几种技击手法,实施自卫反击实战克敌。集中.心如静湖之水不起波澜.用念力配合呼吸.缓缓驭动摊手(图001)、圈手、护手、伏手的循环变化,动作与呼吸极其缓慢柔和,慢慢以神意舒展四肢.日积月累,筋长骨健内劲自生.自然获得肘底力与周身筋骨拉长之后的弹抖之力。此为小念头中内劲训练的不传之秘。
因此,小念头拳法练习之初,一切动作练习的关键在于松柔、不川力。因为越想用力,获得的反而只是后天蛮力。只须意识放松了、动作柔顺了、结构合理了,日久天长,自然化僵去拙、练柔成刚.周身整体劲力不期然而自动获得。
五枚大师在创立咏春拳之初,以其超凡的智慧.科学地设定了二字钳羊马的拱形蓄力结构,这是获得咏春内劲的先决条件。在双人藕手的练习’中,两人以二字钳羊马的姿势站立,四臂粘连,运用膀手、摊手、伏手三大手法,以圆球状做螺旋翻滚式的循环旋转变化(图002),这就是拱形卸力、劲发于寸的藤条劲训练。此时,人体变为五张拉开的“大弓”—双手臂的拱形架构为两张“臂弓”,双腿的拱形架构为两张“腿弓”.而整个上体脊柱腰背又形成一张“身弓”;这五张弓合在一起,配合咏春手法和腿法的应用.临敌之时就可以做到本能反应、圆转卸力、周身发劲了。所谓一身备五弓.就是小念头中所隐藏的内劲训练方法。
总之,小念头中的发力训练,以二字钳羊马的力学结构,作为入门训练的拳架定型结构;以日字冲拳的扯空拳练习,训练出拳速度与人体耐力;以进退马步法结合对马冲拳练习,训练前臂尺骨硬度、瞬间冲刺的整体劲力与抗击打能力;以小念头拳谱中“一摊三伏”的练习,训练念力呼吸与内功;以双人藕手的螺旋翻滚练习,训练寸劲、藤条劲的发力;以标手、圈手、伏手、膀手、捆手、拦手、耕手、摊手等手法的应用,获得防身自卫能力的招式技法。此外,百余年来秘而不宣的咏春“桩功”修炼,则是咏春弟子迅速增长功力的不二法门;更是众多咏春前辈和长者们多年训练之心血结晶,今将之一一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