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养功养道见天真”

作者:李文彬
静心内修之道
形意拳经对“静心内修”之法,有用气诀、引气法、周天法、得真法等单独论述,但极其简略。这也是“道不轻传”神秘化的社会条件所形成的。且由于拳经传抄或理解差异,尽管同一方法,因理解不同,效果也不大一样。
仅就被引用和传播最广的“引气法”(即小周天法)来说,从文字内容到实质解释,都出现很大差异。根据尚云祥先生口授和对个别字作过几个谱的比较,以“眼观鼻,鼻对脐,处处行迟不可移;彻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光吊在眉”才是较正确的。应该弄清它的内涵,否则影响还是很大的。

所说的“眼观鼻,鼻对脐”是在四肢放松,脊椎中正,项关节松开的情况下,头微前倾,半合睛则眼看鼻尖,鼻尖对着肚脐。使这三点接近在一条垂直线上(闭目合睛,姿式亦同,则意为内守),这个姿势是为了便于精神内守,易通任、督两脉,返还先天胎息之状态。但因拳谱传抄错误,有的把“眼观鼻”写成“目视鼎”;把“鼻对脐”写成“鼻观脐”或“鼻视脐”。这就讲不通了。所说的“处处行迟不可移”,这“迟”字有写成“持”的,实际这个“迟”,是涵有必须做到,要求“缓慢、自然、不匆忙”的意思。所说的“彻开二六连环锁”这个“彻”字有写成“打”或“撤”的,实际只有这个“彻”才是表示“通”或“透”关窍的意思。“二六连环锁”在“气以直养”的功道中,指的是“十二重楼”即喉管。在周天法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