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身法纠偏

杨班侯、郝为真式的一代太极英杰,对推动太极拳历史文化向前发展,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形成,最早是来自于一代宗师武禹襄。他最早传抄的早期太极拳理论,是出自于王宗岳一家,在此之前并无任何一家有关内家拳练法的只言片语。

武禹襄精通“易经”。他赴河南公干时,在兄长武澄清任所闲住,从舞阳县盐店得王宗岳的《河图》、《洛书》及“阴符”枪谱和《太极拳论》。这为他精研太极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武式太极拳的立论准则,就是武禹襄一生精研“太极拳学”的集中体现。

他严格遵循《河图》、《洛书》、《易经》的演变创拳、练拳。遵循“中庸”之道而立论。

继武禹襄之后,把武式太极拳推向技击高峰和理论高峰的,是他的外甥李亦畲。其精确理论和高妙的技击手法,是和他爷俩精心研究提炼分不开的。公正地说,他爷俩同是武式太极拳的开山“鼻祖”。

武、李均以儒生自居,且又是名门望族。两人都不以教拳为生。一生择徒甚严,授徒甚少。高精的理论和高妙的技击手法,在当时知者不多。

承袭两位先哲所研拳术和理论的一代宗师,就是武式太极拳的第一座里程碑——郝为真宗师。

郝为真宗师把武、李研究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永年太极拳界,被人公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郝为真宗师身材伟岸,膂力无穷,自幼嗜武如命。他精通六合拳、春秋拳、二郎拳、大洪拳,而且技击炉火纯青,若不拜服在武、李两位先哲的技艺之下,他是不会研习太极拳的。

郝为真宗师聪颖灵透,举一反三,他把武、李拳艺推向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峰。和他试技的人,无不惊叹佩服。习拳的人都以拜郝为真宗师学拳为荣。

话说了这么多。才书归正传。先从武禹襄先哲的身法八要所提及的“松肩”和“沉肘”讲起。

“松”者,是向四面八方而松,松得恰到好处,松得有目的。松肩是有含蓄之意。所以肩是有机的“松”,松得越含蓄越好。

“沉”者,下沉也,下沉之气不使上浮,“肘”能沉,则气亦能沉。进而肩也松得好,然总须竖掌坐腕,掌能竖则“肘”能“沉”,肘沉则肩松,相互并联。

“肘”以意下“沉”,肩才能“松”得轻灵,这里说的,一“松”厂“沉”完全是随意机能的调整。“松肩沉肘”是模拟的身法公式,是武禹襄先哲的完整立论思想体系。
有的人说“垂肩”和“坠肘”,这一“垂”一“坠”,完全是和“太极拳经”唱反调。意思是你们武式拳的理论是“松肩”和“沉肘”,而我们则是“垂肩”和“坠肘”,这是我们流派的思想体系。殊不知这“一垂一坠”便把你的身法练得支离破碎了。

“垂肩”的模式是一味向下,但它不轻灵,有的人按此、法去练,练出夹肩和耸肩的毛病,再加上按照“坠肘”去练,这样愈练愈把自己练出双重的毛病来。因为“垂”和“坠”拟定了向下“沉”的死板模式。

还有的人把“坠肘”说得更形象,他们说“肘尖下好像坠了一个大秤砣,使其肘永不上浮”,这种理论可笑之极,误人甚深。太极拳爱好者们如这样去练,就是你练成“双重”之病的自身体现。

要练“松肩”、“沉肘”,不要练“垂肩”、“坠肘”。要认识“垂肩”、“坠肘”对身法的危害性。“涵胸”之说在武禹襄先哲的立论思想上是这样一个意思,“涵”的定义是不轻浮、不急躁、不慌张。既然是“涵”,那么胸就要空,胸空小腹就能实,这样胸空腹实肩膀活,胸空膀活腰腿就能变曲。能涵胸就能拔背。涵胸拔背,腰腿变曲起落自然。进而做到“动牵往来气贴背”。

有的人把“涵胸”说成了“含胸”,这个“含胸”,把“涵”的意思完全修改了。

单讲“含”的意思,含是嘴里含了东西,那么嘴就被所含的物体占住,嘴里就被所含的东西填实了,不能动了。而“含胸”也就是胸里填满了东西,若胸中填满东西,胸就不能空了,这样背也拔不起来。膀也不能活,自然桎梏了腰腿变曲和动牵往来气贴背的动义。

更可笑的是,有人这样认为,说“含”是把对方吞住而“化”之。试想胸怎么能去“含”人,“吞”人?我认为“涵胸”之理确切真实,而“含胸”之说则害人不浅。

“尾闾正中”在太极拳一身备五弓上理论确切实际。因为它严循“中正不偏”的道理。双股用力尾骨尖前送,托起丹田。尾骨尖前送有上挑之意和脸之下巴骨有相系相吸之意,这样就是“尾闾正中”,照这样做即能“神贯于顶”满身轻利,也能够“裹裆”和“护肫”。而“尾闾中正”之说本人实在不敢苟同。持这一说的人认为,不管行拳和打手,身体偏离中心线多少,只要“尾闾中正”就行。我也看到有些人确实这样行拳,他们猫腰出腚,前俯后仰。和他们探讨研究,他们还说这是得了真传,是出规而合规。说:尾骨尖和脑后的“为嘴坑”相对,即是“尾闾中正”。真是危言耸听。

武禹襄先哲是这样说的:“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由引看来只有“尾闾正中”之论确切实际,而“尾闾中正”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再来对比“命意源头在腰隙”和“命意源头在腰际”。“命意源头在腰隙”这个论点鲜明地告诉习者,“腰隙”就是两个腰眼命门穴。不然就不会出现太极图上所标的两个小虚实点。武禹襄先哲明确地告诉习练者,两个腰眼要认真地去修炼,去运用,去保护。这里就是你的“命意源头”。

但有人认为“命意源头在腰际”的理论正确。他们说“腰际”即是“带脉”,腰部周围都是“带脉”,这才是习练的紧要处。害人不浅啊!习练者怎样奢能修炼好这样一个宽广的“腰际”?很显然这样的理论站不住脚。它从根本上修改了“命意源头在腰隙”的含意。

“工用无息法自休”,武、李、郝几代太极宗师都是这样去做,这样去练的。这句话是他们几代人研练的结晶。按照口授秘诀严格修炼占了“工夫”长了“功夫”。有水到渠成之感。

先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即是说熟练之后先用“着”去作用于人。“着”用熟之后再求“懂劲”,先从“着”熟第一个阶段。再接着练第二个阶段。懂得用“劲”路制人这就是懂劲。懂劲后再练第三个神明的阶段。神明后自然“着”就不用了。因为此时周身已浑然一体,处处无不体现太极之浑圆劲。武、李、郝三位先哲神明功夫登峰造极。自然而然不再用“法”去制人。这就是“工用无息法自休”的体现。

而“功用无息法自修”的理论却这样说:“功要常常用,法靠自己修。无师自通的人有之,但他也得触类旁通,才有发悟。如果闭门造车地去修,那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工用无息法自休”是“工夫”练得多“功夫”长得好,先用着制人,再用劲制人,进而周身如此劲处处制人。达到神明阶段,自然不用“法”了,“法”也自然就“休”了。这一“工”一“功”,一“休”一“修”从太极拳本质上就有适得其反的区别。望习练者详辨。不要被“功”用得多了“法”就修好了的谬论而迷误。这跟无师自通有什么区别,要“工用”,不要“功用”,要“自休”,不要“自修”。

“太极拳学”成就的公式是:得了传授下功夫去练拳,占了“工夫”二长了“功夫”:“着熟”二“懂劲”;“神明”:“工用无息法自休”。把自己的先天拙力,变成太极浑圆之劲。太极拳的上乘功夫也就臻于完成。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