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太极拳的性命双修之道》补遗

"性命双修“是道学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这个词语是道学所独有,别家所没有的。”性命“在平常来讲,不外是生命一词的相同涵义。可在古代,一个词往往是每个字都代表着一种涵义。在道学文化里,”性命“的释义就迥异的不同于生命的定义。或者说,是对生命的另一种更深刻的精解。太极拳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武术,她和”性命双修“又能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搁置一边,我门先看一下道学里的一部经典--《性命圭旨》是怎样论述”性命“的,然后,再回过头来探讨她们之间的关系。

《性命圭旨》‘性命说’开篇就点明:“夫学之大,莫大于性命。”其中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学识再渊博,也难以用知识见解去释尽“性命”的奥妙,往下又说:“天窍圆而藏性,地窍方而藏命。禀虚灵以成性,中天地以立命 。性成命立,其中有神。命蒂元气,性根元神。潜神于心,聚气于身。其中有道。”这段文字简洁的解释就是意在说明,生命形成需要的条件在于性和命两方面。而性的实质就是神、心;命的实质就是气、身。道家将神,气规定为先天真如之灵。说她无有生灭,将心、身划类为后天有形之物。称之为”皮相“。故因此有生、老、病、死四苦的过程经历。是以又说:“命有身累,则有生死。性受心役,则有去来。有生死,不能至命也。有去来,不能尽性也。”此处更加的道出,身、心在后天的环境里,因为劳碌奔波而日渐衰疲。内里那看不见的性、命也因之受到连累。道家称这样的生命过程为“顺则凡”。“贤人之学,尽性而至命。”这句是讲,有一种学问,或称方法。能够使性、命不被牵连。而这种效果是通过特殊的规律作用于身、心达到的。道家称这一过程为“逆则仙”。

性和命是两个极为广义的、抽象字。她们就象阴阳不过是万物的属性归类的两个范畴一样,没有具体的存在。可上文却将性、命的抽象性用神、气给具体化了。这样,就好理解的多了。

神是什么?这要先把她弄清楚了,定义准确了。才好为本文的标题更好的服务。

在道学的实修当中,神可以说,自始至终都贯穿在她的前后。只是名称随着每一个境界的升华,而阶段性的变化,所以,我们只论及我要用到的这个范围的“神”。道学认为,神有先后天之别,先天称元。后天称识。其实它们就是一个。因为,道学理论认为,胎儿在未出生前,没有听、闻、见、感等等的体受,因此,他就不会有爱、恶、憎、欲等等之心。此时,他的意识是纯洁无染的,故以元字以为形象。当胎儿一出母体,与外界有了感官上的接触。那他会因为体受而生发千般的散乱见解。故识字作为形容。“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意。道学实修首先就从意上入手。要求“心不外驰”、“渐渐一意”。与此同时,呼吸也会变得匀稳,亘长。这是自然的相应。心灵也会逐渐的清净,身体亦是柔顺的感觉。而后,将心(意)伏藏在脐后肾前的虚无之所,呼吸(此时又称为息)也如影附形的在此作用。一切自然不强,好似生来就是如此一般。心与身也没有彼此的对立感。渐渐忘怀之时,识神(意)退位,元神(神)始显。一阳萌动,元气生发。以上就是“性命双修”的些须部分。意(神)在其中的地位是显明的。元气是由意转为神的过程中作用于窍,或者说,是心作用于身的实际产物。而后的实修步骤也仍然是以神为主宰,其它都是其相应的变化罢了。如此才能”圆满性命”。当然,整个过程,神无元气也是不成的。这就暂不提及了。

记得两年前,我曾写信给四川的张义尚老先生。请益太极拳能不能与丹道一样,完成“性命双修”。老先生在复信批解中说:“太极拳与金丹大道是理同而事不同的。”当时,我觉得很费解,莫非太极拳乃小术,非大道?后来,我在学习武当派太极拳后,在体悟以及翻阅一些拳谱的记载当中,渐渐的明白,太极拳是具备着“性命双修”条件的。她在道理上与丹道相同,可在方式上确有分别。

太极拳是一种极特殊的运动。每一位习练太极拳者,在刚入手时,老师都会告诉你一个最重要,最重要的准则--用意不用力。此为体练之要。当学习推手时,老师仍然对你重复着那一句话--用意不用力。此属用法之要。体用始终都离不得“用意不用力”的要求。这就是太极拳的特殊。此处的“力”绝不是针对其它武术而言,要知道,许多武术那也是内外结合的,很是厉害。“不用力”简洁的说,就是不用力气,舍掉原有的做功习惯。力是行之有迹,显之于外的。是意的裸露外用,是一种耗散,“不用力”就是意不于外求。故可“外示安逸”、“内蓄精神”。“意”也绝对不是脑作用的的唯一产物,它们是一字二义的。《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医家将发乎于心的主宰称之为“神明”。这是对其作用的形象赞喻。“神明”即“意”。也可以说,是太极拳的“意”达到一个层次的极高时的另称。故《太极拳论》有“阶及神明”这么一句话。准确的说,“意”在起始应该是脑意与心意的共同作用,因为知觉运动,很长时间都是大脑中枢完成的结果。这个过程是经过感官顺输入神经将感觉输入到大脑进行分析、判断。然后通过输出神经的输出去支配行为的这么一个过程。其速度即使是那么一瞬,可它仍然存在着时间的间隙。所谓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恰恰的证明了这一点。太极拳的上乘功夫那是一摸即炸,一触即弹的反应。可以说,施术之人心念即结果。所以,身怀上乘武学之人严守“武不善动”的戒训。这都是我的老师陈庆国先生对我将的。由上说明,太极拳深入以后,那个“意”已经不是脑意了。脑意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受后天养成的知识见解的影响,而左右判断的正确率和准确率,这和“识神”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脑意绝不是太极拳所蕴涵的“意”。

所谓心意。可能现代的科学是源于外国的诸多学科、文化等等的结合,而它们又是建立在向外发展的基础上的。因此,据我本人所知,还难于肯定的给予说明。根据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心意可以解释为内在的精神意蕴。我想,大家还是能接受和理解的。她才是太极拳的髓。

太极拳的“意”是那种既匀柔,又含蓄的,可又不能心急力使的灵性。故只有心静、身顺才为佳。杨家的“抽丝劲”、赵堡的“背丝扣”、陈鑫先生的“缠丝精”等,说的都应该是这个。“意”在每一势的动、静当中,真可谓,运行于腠理,倘佯在全身,衔接起转换,主宰乎虚实。其绵绵而无厚薄,攘攘则无段续。身之行云流水,势之高山仰止。都未离“意”之在内的契合。故有”神宜内敛“的语句。练太极拳练的对了,日子稍久,首先于两臂及至拳指都会有一种沉实和胀酥的感觉。运动时,好似走也不是,停也不适的感受。时而的热感往往给人以好奇、紧张和诱惑。这在现代人们的认识里称之为“得气”。如果此时学人不明就里,遂专心这个。那么在太极拳里称之为“舍本求末”,也叫“走机”。前人根据实践已经总结得明白:“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可为什么在老谱中又多次的强调“气”呢?如:“气宜鼓荡”、“完整一气”、“气贴脊背”、“气如车轮”、“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等等之句的出现不下十余处。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实则不然。分析拳谱,习练太极。紧要处,须明体用的关系。体是指其内在的本来,用是其外示的现象。前者是后者显现的前提。我发现,“意”、“气”的关系被前人隐藏在一个十六字口诀里。这十六字口诀就是 :“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第一句四个字讲得是弃掉原有的做功方式,使身体松柔下来。这是“意”的第一步,或称为“神宜内敛筋骨力”。第二句四个字讲得是”意“领,”意“合走肤下。每一势都是“意”在两臂上的点的运动,势将完为完之前,最后的目标“意”点,要有微吐寸许长远的这么一个意念。拳谱上说:“无人之时如有人。”应该就是这个练习目的。第三句四个字讲得“意”的无微不到。如蹬、伸、转、川、传、形等都是形体的有脚经腿,经腰,静背,形于点的贯穿,都是“意”领在前,“意识”合于中的贯穿。第四句四个字讲得是太极拳特有的“气”就蕴藏在其中。这个“气”既不是呼吸的空气。也不是身体内的宗气、卫气、营气等等。她是“意”行周身,在不既不离的动,静中,自然产生的。她不能单独存在。是要靠“意”领身动才有变化的。太极拳的“意”是清轻而不浑浊的。所以,这个‘气“也是虚灵的,可以说,”意“即是“气”,“气”即是“意”。我称这种外现的形式为“气宜鼓荡皮毛意”。太极拳是唯物务实的。“虚灵”的存在是前人实践的总结。是“意”行体之日久而不离,不散,清净的产物。她不能与任何的一种气的定性混肴。所以,“意”,“气”不矛盾。“意”是太极拳的第一性。太极拳的系统习练,也都是”意“的不断纵深和升华。在太极的体系里,随着层次的变化,还有站、坐等程序和功课。太极拳的“意”、“气”运动是现实存在的。说明太极拳各方面的功效是有“物质”作用根据的。其在太极拳的体系里,是与神、气在道学中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因为都是“意”(神)、“气”(气)没有离开身心的。太极拳的“动里求静”和丹道的“静中待动”既是各自的动、静互转,也是双方的互补互助。有人说 ,太极拳是练得丹道的“外丹”功。这虽然在某一层次可以承认。但是,我个人认为,太极拳体系的博大和精深,以及理法的完整,已经在三丰祖师对其完善的时候,而自成一门了。真如张义尚老先生所说:"太极拳和金丹大道是理同而事不同的。”

下面,我再引用《杨氏传抄老谱》中的一篇‘太极阴阳颠倒解’作为摘录。以说明太极拳在杨露蝉先生继承时,“性命双修”就是其必修的终极了。也从中可以显露,太极拳源出道家,而后独立成门。 太极阴阳颠倒解 :

阳(阴),乾(坤)。天(地),日(月),火(水)。离(坎),放(卷)。发(蓄)。己(人)。对(待)。开(合)。臣(君)。肉(骨)。用(体)。器(理)。身(心)。武(文)。立命(尽性)。方(圆)。呼(吸)。上(下)。进(退)。隅(正)

注:以上之相对相配,已把太极拳的一切部分用各字词给包括了。可谓内,外,理,法都在这了。

盖颠倒之理,水火二字详之可明。

注:三教于“颠倒之理”一词,唯道学独有。

如火炎上,水润下者。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

注:“在下”,“在上”也可以说成在里,在外,在左,在右等。并非真的只有一上,一下。此是就水火二性而言上下。如果是蓄发,进退等,那用上下之词反误人理解。可见古人用词意蕴深远准确。

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譬如水入鼎内,而置火之上。鼎中之水,得火以燃之,不但水不能下润,借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使炎上之火无上息,亦不使润下之水渗漏。此所谓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

注:太极拳的习练始终离不得心、身。一切皆因二者共存而有作用发挥。故水、火各自代表着开篇的同类。鼎即是“意”。在桩功里,有将这段理法引为其指导理论的,虽说没错。但却狭隘了‘太极阴阳颠倒解’的应用指导范围和本来涵蕴。试想开篇为何列出四十六个相对的字词?那就是为了通过这段理法,告之学人将太极拳各个方面的阴阳属性结合起来。太极拳多为走架。进退即为火水;放卷即为火水;呼吸即为火水;隅正即为火水;呼吸即为火水;身心即为火水……等大呢感加之以“意”为鼎,则为和合,则无过不及而成既济之象。合之一处才是太极。

若使任火炎上,水润下,必至水火分为二,则为水火未济也。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之理也。

注:这里就点明无意之撮合,习练则无效,太极之象于数为一,不阴阳合于一,则非太极拳。

故云一而二,二而一。总斯理为三,天地人也。   

注:此言是分,是合,都是”意“之作用与否的效果。由此理又延伸到天地人三才这个更大的范围上来。

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天地同体,上天下地,人在其中矣。

注:上下不是动词。”天地同体“是言其不分之意。太极之象也。

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天者性也,地者命也,人者虚灵也,神也。

注:此如我前面的论述意义:道与拳是理通的。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借这段文义有助于在紧要上习练太极拳。

若不明之者,焉能配天地人为三乎。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之功,胡为乎来哉。

注:全文中心皆于本段末体现。可见前人于实践中总结出太极拳的神化境界,就是三才配备(阴、阳、意--神)的结果。她是一步一步的配备完成的。”然非尽性立命“是在更大程度上指明,太极拳的最高实修是于性命合之一处这么个太极上达到的。可见太极拳非小术,乃大道也。

从这篇论解来看,先人是真的将太极拳与“性命双修”结合开来的,她不可能是人为的臆造。以及牵强附会。太极拳的高境界是道的境界,这也是很多高人都说过的。体验到的。而关键还要得法啊!如果我们从这么一个认识去学太极,那么才能捕捉到太极的古老意蕴。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