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形意拳十二形拳--鼍形拳
五、 鼍 形 拳:
鼍者,水族中最灵敏者也。有浮水之能。在腹内则为肾,能消散心火,又能化积聚,消饮食。在拳中则谓之鼍形,其形能活泼周身之筋络,又能化身体之浊气浊力。其拳顺,筋弱者能转而强,筋柔者能转而刚,筋缩者能易之以长,筋弛者能易之以和,可谓顺天者存也;其拳谬,则手足肩膝之劲必被拘束,被拘束则身体必不轻灵活泼。《拳经》云,鼍形须知身有灵,拗步之中藏奇精,安不忘危危自解,与人何事便相争,这是对鼍形的形象描述。习学者应对此鼍形更须注意。
(一)预备式:与三体式相同(图103)。
(二)鼍形左式:
由三体式开始,身体向左正方扭转左手收回向下翻,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屈张,虎口撑圆,屈肘由胸前横着向左方撑出,高与口平,掌心向下(臂成弧形),左脚随之向左前方迈进一步,右脚跟进半步,停于左脚内侧,距离约五寸左右,成横斜线相冲,同时右手上翻,屈肘由胸前伸于左肋外侧,掌心向上,眼看左掌(图104)。
要点:左掌收回与左脚前进以及左肘外撑动作完整一致,右掌左伸与右脚跟步要同时进行;两肘要向外顶劲,头上顶,项竖直,下颏内收,胸部圆阔,腰要灵活,眼随手转,精神贯注。
(三)鼍形右式:
接上式,右脚向右前方迈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停于右脚内侧,距离约五寸左右,同时右掌由左肋外侧抽回屈肘向右撑出,掌心向下,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屈张,高与口平,同时左手上翻,屈肘经胸部伸于右肋外侧,掌心向上,眼看右掌(图105)。
要点:与左式完全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上述两个分解动作,要快速紧密连接,并做到快而身稳。如此左右式交替向前打去。
(四) 鼍形回身式:
向前打至适当位置,打出右式后,左脚向后左前方撤一步,身体随之转回,同时两手互翻随之打出,眼看左掌(图106)。
要点:向回转身,要与撤左脚动作同时进行,加快速度,中间不停,两掌翻摆与转身要协调一致。
(五)鼍形右式:
接上式,右脚向后右前方迈一步,两掌互翻随之打出,眼看右掌(图107)。
要点:动作和要点与前面右式相同,惟方向相反。
(六)鼍形收式:打至起式位置,打出右式后,按照回身式的办法,转身打成左式后(见图106),右脚向后撤一步,两手打成挺腕俯掌的三体式,归气法收功。
演练者:车润田先生
鼍者,水族中最灵敏者也。有浮水之能。在腹内则为肾,能消散心火,又能化积聚,消饮食。在拳中则谓之鼍形,其形能活泼周身之筋络,又能化身体之浊气浊力。其拳顺,筋弱者能转而强,筋柔者能转而刚,筋缩者能易之以长,筋弛者能易之以和,可谓顺天者存也;其拳谬,则手足肩膝之劲必被拘束,被拘束则身体必不轻灵活泼。《拳经》云,鼍形须知身有灵,拗步之中藏奇精,安不忘危危自解,与人何事便相争,这是对鼍形的形象描述。习学者应对此鼍形更须注意。
(一)预备式:与三体式相同(图103)。
(二)鼍形左式:
由三体式开始,身体向左正方扭转左手收回向下翻,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屈张,虎口撑圆,屈肘由胸前横着向左方撑出,高与口平,掌心向下(臂成弧形),左脚随之向左前方迈进一步,右脚跟进半步,停于左脚内侧,距离约五寸左右,成横斜线相冲,同时右手上翻,屈肘由胸前伸于左肋外侧,掌心向上,眼看左掌(图104)。
要点:左掌收回与左脚前进以及左肘外撑动作完整一致,右掌左伸与右脚跟步要同时进行;两肘要向外顶劲,头上顶,项竖直,下颏内收,胸部圆阔,腰要灵活,眼随手转,精神贯注。
(三)鼍形右式:
接上式,右脚向右前方迈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停于右脚内侧,距离约五寸左右,同时右掌由左肋外侧抽回屈肘向右撑出,掌心向下,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屈张,高与口平,同时左手上翻,屈肘经胸部伸于右肋外侧,掌心向上,眼看右掌(图105)。
要点:与左式完全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上述两个分解动作,要快速紧密连接,并做到快而身稳。如此左右式交替向前打去。
(四) 鼍形回身式:
向前打至适当位置,打出右式后,左脚向后左前方撤一步,身体随之转回,同时两手互翻随之打出,眼看左掌(图106)。
要点:向回转身,要与撤左脚动作同时进行,加快速度,中间不停,两掌翻摆与转身要协调一致。
(五)鼍形右式:
接上式,右脚向后右前方迈一步,两掌互翻随之打出,眼看右掌(图107)。
要点:动作和要点与前面右式相同,惟方向相反。
(六)鼍形收式:打至起式位置,打出右式后,按照回身式的办法,转身打成左式后(见图106),右脚向后撤一步,两手打成挺腕俯掌的三体式,归气法收功。
演练者:车润田先生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