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擒拿术原理与法则
作者:肖春明
我国的擒拿法,是一门独特的技击术,形成于武术的鼎盛时期。 明代嘉靖年间,擒拿法已风靡一时,著名武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中,对“鹰爪王的拿”便有赞誉。擒拿法继承了古代技击法的精华,又经过专门的实践与创新,自成体系,独具一格。从流传在民间的多种擒拿方法中,可以看到其技击特点非常突出,实用效果特别显著,确有变化莫测之妙,“分筋错骨”之威!它以巧制关节为手段,以擒伏对手为目标,以不伤害对手而达擒获为高超技能,充分体现中华武术“巧打拙,柔克刚”的特点。这些绝招妙技所具有的深奥法理,不仅毫不神秘,而且完全符合现代生理学和运动力学的原理,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正确掌握擒拿术的原理与法则,深刻领悟其变化之精义,用科学的观点探索其生克制化的演绎规律,必定能更好地继承这项宝贵遗产,促进其弘扬于世界。
一、擒拿技艺之基础——抓筋拿穴,扭挫关节
1.擒拿的方法,首先在于拿制对方的肢体关节,进而才有擒伏的可能。关节是人体骨骼结构及运动的枢纽,关节周围的筋脉穴位,又是难以承受打击的薄弱部位。关节的功能,只可顺动,不可逆转,其屈伸旋转幅度都有一定限度。擒拿术就是针对人体
我国的擒拿法,是一门独特的技击术,形成于武术的鼎盛时期。 明代嘉靖年间,擒拿法已风靡一时,著名武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中,对“鹰爪王的拿”便有赞誉。擒拿法继承了古代技击法的精华,又经过专门的实践与创新,自成体系,独具一格。从流传在民间的多种擒拿方法中,可以看到其技击特点非常突出,实用效果特别显著,确有变化莫测之妙,“分筋错骨”之威!它以巧制关节为手段,以擒伏对手为目标,以不伤害对手而达擒获为高超技能,充分体现中华武术“巧打拙,柔克刚”的特点。这些绝招妙技所具有的深奥法理,不仅毫不神秘,而且完全符合现代生理学和运动力学的原理,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正确掌握擒拿术的原理与法则,深刻领悟其变化之精义,用科学的观点探索其生克制化的演绎规律,必定能更好地继承这项宝贵遗产,促进其弘扬于世界。
一、擒拿技艺之基础——抓筋拿穴,扭挫关节
1.擒拿的方法,首先在于拿制对方的肢体关节,进而才有擒伏的可能。关节是人体骨骼结构及运动的枢纽,关节周围的筋脉穴位,又是难以承受打击的薄弱部位。关节的功能,只可顺动,不可逆转,其屈伸旋转幅度都有一定限度。擒拿术就是针对人体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