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简介

意拳(1)
意拳,又名大成拳、心意把,是在形意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拳套及固定招法,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故名意拳。据传为王芗斋所创,王芗斋在清光绪年间就学于形意拳名手郭云深,后遍游长江南北诸省,前后20余年专心研究拳理,在形意拳基础上吸取各家之长创立意拳。
意拳主要有站桩、试力、发力、摩擦步、推手、散手等组成,重在健身和实用两个方面。在锻炼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意念导引,以意念统帅肢体,要求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周身放松,使肢体各部连成一个整体,进而运用精神假借,使全身处处建立争力,并且本体与外界建立争力,名之曰:浑元力。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身体各部松紧的互相交替,可使精神和肢体,肢体和外界达到高度协调统一,从而在运动中充分发挥精神和身体的能量。意拳认为“松紧”是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矛盾,诸如力量、速度、争力、灵活、协调等身体素质都是派生的,无不受人体肌肉松紧的制约。所谓松紧,即是肌肉的松紧,又是意念上的松紧。而首先是意念上的松紧,因此意拳要突出一个“意”字。

意拳以站桩为基本功,训练从精神到肢体的松紧,一般先练放松,进一步再练松紧的相互转换,以达到松紧协调,人体精神和肢体放松,可促使气血通畅,新陈代谢旺盛,调整内脏器官的各项功能,使其匀整平衡,从而增强体质,站桩还能使精神和肢体达到高度统一,肢体间处处相互通连,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呼应,即所谓“一动无不动”,使本体感觉极其灵敏协调。此外,通过松紧转化训练整体的弹力,做到“无处不弹簧”。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