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承光先生谈意拳摩擦步

作者:姚承光
“察来势之机会,度已身之短长”,说明实战中双方距离控制的重要性,而距离的控制需要步法来调整,所以姚先生对我们讲:“实战时,双方始终处于动荡之中,期间的距离也是变化无端,为了施以有效地攻防,则必须依靠步法的移动来随时调整自己与对手之间的距离。怎样调整?比如对方一脚踢过来,你想后退,如果退得近了,你被对方踢中,退得远了,对方虽然踢不着你,但同时也增加了你反攻的时间与距离。所以恰当的距离应是在退到对方起脚刚刚够不着的地方,如能把握好这样的距离,则需要非常好的步法,意拳宗师姚宗勋先生讲到:好的步法应是灵活,准确而富有弹性,应时刻为随机随势发力创造条件,这样更能有效地控制实战的主动权,所以攻防动作的实现,首先是从脚步动作开始,即步法的移动是一切动作的先导,而技击步法的训练,不同于一般生活中自然习惯的走跑窜跳,也有异于体育运动中的跳跃或奔跑,它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专门的脚步训练,古拳谚中“宁传十力,不传一步…”手到步也到,打人才为妙……这就充分证实了这种特殊脚步的功法——技击步法在实战中的重要地位。

意拳的基础步法训练称为摩擦步,它不是与地面的真正摩擦,而是在移动步子时,运用意念诱导,精神假借,使脚与地面距离很近但并不接触的情况下与地面在意念中不停地摩擦着前进或后退,并体会其中的阻力感。
由于其在运行过程中和试力的原则要领大致相同,故也可称其为脚与腿的试力,也可视为走动中的站桩。
练习摩擦步要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精神假借,意念诱导的指挥作用;
意拳中的意念活动在整个训练体系中犹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即形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意念指导下的有目的运动,而非盲目的空舞乱动。
练习走步时,我们常采用脚踩圆木棍与地面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