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绝技——圈拳
大成拳最基本最厉害的拳法,无疑是圈拳。笔者初次与人切磋时使用的就是圈拳;当对方直线猛攻而来,我有感即应,身步闪划弧线,足走马观花圈步,同时,圈拳猛然横击对方,对方当场被击倒。
对于初试身手的大成拳技击者来说,圈拳无疑是避其尖锐、击其虚弱的最保险最有效的拳法,因为直线对攻对于没有实战经验的初次搏击者是非常危险的。即使是实战经验丰富的老手直接与敌以攻也难以保证万无一失,尤其是遇到年轻气盛、点击密集好像机枪扫射的拳击手时便显得很困难。如果没有很好的步法和全身摇转高频率运动旋转切削的功夫,在敌人密集的枪火下很可能被击中,甚至被击得晕头转向。对于肩架还没有形成本能的大成拳搏击者更显得受制和被动。
而圈拳正是迂回到敌人侧面以奇制胜的最有效方法,当然,并不是说圈拳不能进行正面攻防,只不过侧面进攻效果更好些。故此,圈拳对于大成拳初学搏击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圈拳也是以奇制胜、以巧制胜的绝技典范。
下面来介绍一下圈拳。
在进入圈拳练习之前,首先必须有站桩、试力的基础。圈拳不能当“招”来练,否则将舍本逐末,也练不出真正厉害的圈拳。所以奉劝那些急于求成者,切不可忽视基本,古人有“入门先站三年桩”,即是此意。古人也有所谓“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之论。
丁八步站好技击桩,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在式为例。左足在前基本直顺但稍稍内扣,右足约斜成45°角,两脚前后相距约本人一身距离(步距不可过大,步大则不灵;也不可过小,过小则不稳),两足左右相距膝顶裆争。身体重心四六分成,四肢肘、膝关节角度量钝角。手指张开,虎口撑圆。眼光坡视前方。左右二臂合围抱住,意如抱树,两手之间约头宽。身躯呈45°角,此乃中华武学最佳角度。站好以上技击预备桩后,稍立片刻开始发拳。先发左圈拳,身躯变面到小面15°角,左拳由左向右弧形圈击目标,到目标时,由掌变拳,意如捏碎掌中鸡蛋,所谓“去时撒掌,着敌成拳”,以增加拳击硬度、力度。圈拳是由外向里击打,与横拳、削掌相反,至力点时,形成 浑圆争力,尤其是上下枢纽之争力。
发圈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力由腰脊而发传到四肢,以身带手,不可手臂局部圈出或以手带身。手臂之圈击实乃身体圈击之余绪余波。
(2)一定要变面旋转,“好汉也怕变面打”,以造成强大的离心力。变面旋转速度越快,离心力越强。此理同下雨时突然旋动伞柄,伞上雨滴离心飞离而出,旋转越快,飞离越快。在变面旋转时要注意双肩双胯不可参差转动,单纯顺肩、扭腰极易造成身体 “扭麻花”状态,而使身体失“整”。一但失“整”,又何谈内家拳学(内家拳本质就是一个“整”字)?初学者极易造成单纯扭腰发力,不可不知,切记!
(3)开始训练时速度要慢要缓,进行圈拳单操试力。好的试力应该像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所说:“动愈微,而神愈全。慢优于快,缓胜于急,欲行而又止,欲止而又行,更有行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行之意,以体认全体之意力圆满否,其意力能随是随地应感而出否,全身能与宇宙之力应合否,假借之力果能成为事实否。” 圈拳试力一定要慢慢仔细 认真体会,不可一划而过。“煮成夹生饭”,就练不出纯正的圈拳。试力时要严格按照要领来做,不断纠正错误,从多犯错误到少犯错误,到不犯错误。当试力正确后,再快速度进行圈拳发力。
(4)开始可放松去做,只印证要领是否正确,允许手臂超过中线,以体会悠荡性,意念可将胳膊甩离身体,将肩关节甩“开”。以后就不可手臂超越中线,而要着重体会争合之力,可加上实战意念:将敌人脑袋打离脖子。
(5)在发在拳时,右手也不要闲着,要与左拳相呼应,要防护好自己的门面。发左圈拳不要成了左手一手的事,那样成了“半身不遂”,破坏整体而动的原则 。
由于圈拳非常利于双肩的放松,所以大成拳拳法训练一般都从圈拳开始。圈拳肘变角度变化不大;拳走平弧轨迹圈击敌人,相对来说,较之于劈拳、崩拳、钻拳、炮拳容易。因劈拳、崩拳、钻拳、炮拳一般人开始训练时极易打直手臂打“散”肩架而失“整”,如失“整”而“散”打,就不是大成拳的打法,也不是真正中华武术的打法。
需要说明的是,圈拳从外形上看极像拳击的平勾拳,二者手臂均走平弧,但二者却有着本质区别:拳击平勾拳是以手臂为主的局部发力,而大成拳圈拳是身臂合一的整体发力。虽然拳击平勾也要腰身腿动,但腰身却是被动,拳击是悠出去的惯性力;而大成拳是整体争发爆炸力。无论是拳击中的平勾拳,还是大成拳的圈拳,都不是简单地用一个胳膊去打人,都增加了身体发力,所以势大力猛。在职业拳击中,击倒敌人的大都是平勾、上勾拳,像泰森、霍利菲尔德都极善于勾拳。在大成拳中,如果桩功、试力功力纯厚,劈、崩、钻、炮、横、圈,无论何种拳法,都能爆发强大的整体力,只不过圈拳特别适合初学者,特别好用罢了。
最后介绍一个圈拳常用战例:
敌人左右直拳连续向我猛攻,我抱好肩架以待。当敌进入临界线,拳锋已近,我即拉横步,前足回收,紧接“射腿”(不可有“断隙”,断隙即延误战机,或让敌逃脱),整体冲撞如霹雳击地,如大厦将倾,突然爆发圈拳,猛烈圈击敌人头颈,所谓“横拉紧击”,“横”为避,“紧”为打,如掌握好发拳火候和时机,稍具整体威力,即可生创敌人,结束战斗。
对于初试身手的大成拳技击者来说,圈拳无疑是避其尖锐、击其虚弱的最保险最有效的拳法,因为直线对攻对于没有实战经验的初次搏击者是非常危险的。即使是实战经验丰富的老手直接与敌以攻也难以保证万无一失,尤其是遇到年轻气盛、点击密集好像机枪扫射的拳击手时便显得很困难。如果没有很好的步法和全身摇转高频率运动旋转切削的功夫,在敌人密集的枪火下很可能被击中,甚至被击得晕头转向。对于肩架还没有形成本能的大成拳搏击者更显得受制和被动。
而圈拳正是迂回到敌人侧面以奇制胜的最有效方法,当然,并不是说圈拳不能进行正面攻防,只不过侧面进攻效果更好些。故此,圈拳对于大成拳初学搏击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圈拳也是以奇制胜、以巧制胜的绝技典范。
下面来介绍一下圈拳。
在进入圈拳练习之前,首先必须有站桩、试力的基础。圈拳不能当“招”来练,否则将舍本逐末,也练不出真正厉害的圈拳。所以奉劝那些急于求成者,切不可忽视基本,古人有“入门先站三年桩”,即是此意。古人也有所谓“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之论。
丁八步站好技击桩,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在式为例。左足在前基本直顺但稍稍内扣,右足约斜成45°角,两脚前后相距约本人一身距离(步距不可过大,步大则不灵;也不可过小,过小则不稳),两足左右相距膝顶裆争。身体重心四六分成,四肢肘、膝关节角度量钝角。手指张开,虎口撑圆。眼光坡视前方。左右二臂合围抱住,意如抱树,两手之间约头宽。身躯呈45°角,此乃中华武学最佳角度。站好以上技击预备桩后,稍立片刻开始发拳。先发左圈拳,身躯变面到小面15°角,左拳由左向右弧形圈击目标,到目标时,由掌变拳,意如捏碎掌中鸡蛋,所谓“去时撒掌,着敌成拳”,以增加拳击硬度、力度。圈拳是由外向里击打,与横拳、削掌相反,至力点时,形成 浑圆争力,尤其是上下枢纽之争力。
发圈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力由腰脊而发传到四肢,以身带手,不可手臂局部圈出或以手带身。手臂之圈击实乃身体圈击之余绪余波。
(2)一定要变面旋转,“好汉也怕变面打”,以造成强大的离心力。变面旋转速度越快,离心力越强。此理同下雨时突然旋动伞柄,伞上雨滴离心飞离而出,旋转越快,飞离越快。在变面旋转时要注意双肩双胯不可参差转动,单纯顺肩、扭腰极易造成身体 “扭麻花”状态,而使身体失“整”。一但失“整”,又何谈内家拳学(内家拳本质就是一个“整”字)?初学者极易造成单纯扭腰发力,不可不知,切记!
(3)开始训练时速度要慢要缓,进行圈拳单操试力。好的试力应该像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所说:“动愈微,而神愈全。慢优于快,缓胜于急,欲行而又止,欲止而又行,更有行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行之意,以体认全体之意力圆满否,其意力能随是随地应感而出否,全身能与宇宙之力应合否,假借之力果能成为事实否。” 圈拳试力一定要慢慢仔细 认真体会,不可一划而过。“煮成夹生饭”,就练不出纯正的圈拳。试力时要严格按照要领来做,不断纠正错误,从多犯错误到少犯错误,到不犯错误。当试力正确后,再快速度进行圈拳发力。
(4)开始可放松去做,只印证要领是否正确,允许手臂超过中线,以体会悠荡性,意念可将胳膊甩离身体,将肩关节甩“开”。以后就不可手臂超越中线,而要着重体会争合之力,可加上实战意念:将敌人脑袋打离脖子。
(5)在发在拳时,右手也不要闲着,要与左拳相呼应,要防护好自己的门面。发左圈拳不要成了左手一手的事,那样成了“半身不遂”,破坏整体而动的原则 。
由于圈拳非常利于双肩的放松,所以大成拳拳法训练一般都从圈拳开始。圈拳肘变角度变化不大;拳走平弧轨迹圈击敌人,相对来说,较之于劈拳、崩拳、钻拳、炮拳容易。因劈拳、崩拳、钻拳、炮拳一般人开始训练时极易打直手臂打“散”肩架而失“整”,如失“整”而“散”打,就不是大成拳的打法,也不是真正中华武术的打法。
需要说明的是,圈拳从外形上看极像拳击的平勾拳,二者手臂均走平弧,但二者却有着本质区别:拳击平勾拳是以手臂为主的局部发力,而大成拳圈拳是身臂合一的整体发力。虽然拳击平勾也要腰身腿动,但腰身却是被动,拳击是悠出去的惯性力;而大成拳是整体争发爆炸力。无论是拳击中的平勾拳,还是大成拳的圈拳,都不是简单地用一个胳膊去打人,都增加了身体发力,所以势大力猛。在职业拳击中,击倒敌人的大都是平勾、上勾拳,像泰森、霍利菲尔德都极善于勾拳。在大成拳中,如果桩功、试力功力纯厚,劈、崩、钻、炮、横、圈,无论何种拳法,都能爆发强大的整体力,只不过圈拳特别适合初学者,特别好用罢了。
最后介绍一个圈拳常用战例:
敌人左右直拳连续向我猛攻,我抱好肩架以待。当敌进入临界线,拳锋已近,我即拉横步,前足回收,紧接“射腿”(不可有“断隙”,断隙即延误战机,或让敌逃脱),整体冲撞如霹雳击地,如大厦将倾,突然爆发圈拳,猛烈圈击敌人头颈,所谓“横拉紧击”,“横”为避,“紧”为打,如掌握好发拳火候和时机,稍具整体威力,即可生创敌人,结束战斗。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