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
意拳,又名大成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
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名政和,又名尼宝,字宇僧,晚年自号“矛盾老人”,1885年生于河北深县魏家林村,1963年7月在天津去世,享年78岁。
芗斋先生少时体弱多病,为求强身健体,8岁时从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因其天资聪颖,就学中刻苦用功,深研拳理,倍受郭老青睐,尽得郭老拳学之精髓。
芗斋先生对拳学并不着眼于一技一得的局部学识,更无拳术的派系门户之见,他认为中国传统拳术历史悠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成就的拳术家,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长。
1907年前后,芗斋先生为开阔眼界,增长见闻,离师出游。1913年,袁世凯的陆军部长靳云鹏、次长齐振林在北平设立陆军部武技教练所,芗斋先生受聘主持教务工作,得与刘文华(刘奇兰先生之子)、尚云祥、孙禄堂等拳术名家切磋交流,取长补短,技艺日臻精深。
1918年,为进一步探索我国传统拳学的真谛,芗斋先生离家出游,曾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与寺中方丈心意拳传人恒林大和尚切磋数月;后经湖
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名政和,又名尼宝,字宇僧,晚年自号“矛盾老人”,1885年生于河北深县魏家林村,1963年7月在天津去世,享年78岁。
芗斋先生少时体弱多病,为求强身健体,8岁时从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因其天资聪颖,就学中刻苦用功,深研拳理,倍受郭老青睐,尽得郭老拳学之精髓。
芗斋先生对拳学并不着眼于一技一得的局部学识,更无拳术的派系门户之见,他认为中国传统拳术历史悠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成就的拳术家,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长。
1907年前后,芗斋先生为开阔眼界,增长见闻,离师出游。1913年,袁世凯的陆军部长靳云鹏、次长齐振林在北平设立陆军部武技教练所,芗斋先生受聘主持教务工作,得与刘文华(刘奇兰先生之子)、尚云祥、孙禄堂等拳术名家切磋交流,取长补短,技艺日臻精深。
1918年,为进一步探索我国传统拳学的真谛,芗斋先生离家出游,曾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与寺中方丈心意拳传人恒林大和尚切磋数月;后经湖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